![](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0-21 07:03
IMEC 來台設研發中心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0.10.21 03:49 am
比利時微電子中心(IMEC)總裁范登霍夫(Luc Van den hove)昨(20)日宣布在台成立愛美科台灣研發中心(ITIC),未來三年將投入1.5億元、聘僱40位研發人員。
IMEC首度在歐陸以外設研發中心,我IC設計業可望受惠。
IMEC是全球著名的半導體先驅研究機構,過去國內不少大型半導體業者,例如台積電、聯電、力晶、南亞、日月光等,均受惠IMEC的技術移轉。
IMEC這次直接開拔到台灣,點名要與台灣中小型業者合作,可望加值台灣整體半導體產業鏈。
范登霍夫昨天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IMEC很早就注意到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界的實力與影響力,「一流機構通常會找尋一流對象合作」。未來三年,IMEC將優先選定微電子、醫療電子與綠能三大領域,與台灣中小企業開啟應用面合作。
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IMEC首度在歐陸以外設研發中心,合作對象為何鎖定台灣的中小型半導體業者?
答:IMEC是全球最大的非營利研究機構,長年專攻奈米電子先驅研究,在IMEC歐陸實驗室,已可做到20奈米、16奈米,大幅領先目前量產中的半導體技術。台灣有不少具備量產能力的一流企業,是吸引IMEC的主因。
力晶、台積電等大型半導體業者,都有能力直接到歐陸與IMEC開展五至十年的長期研究,這回IMEC直接來台設研發中心,就是希望能與深具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學界合作,將歐陸新興技術,做更好市場應用開發。
問:ITIC的定位?未來會選擇那些台灣業者成為合作對象?
答:以往力晶、台積電與IMEC在歐陸的共同研究,著重硬實力,即先導技術的開發。
未來三年,ITIC將在台聘雇40位研發人員,引進歐陸尖端的生醫、微電子與綠能技術,與台灣一同加強應用面的軟實力開發。
未來與台灣中小型半導體業者的合作,可以是台灣業者自行提案,IMEC也會視情況列出合作名單。
--------------------------------------------------------------------------------
他,勤跑台灣 年年驚喜
國人對遠在歐陸的比利時微電子中心(IMEC),可能很陌生,IMEC總裁范登霍夫20年來卻是勤跑台灣。他直爽地說出對台灣的印象是「極端好(extremely positive)」,台灣年年有新建築、新晶圓廠,讓人驚喜。
范登霍夫自1990年代初期開啟「台灣之旅」,他說,對台灣印象極端地好,經濟發展步調非常快,每一年來都有新驚喜,「每年到台灣,都會看到新建築、新晶圓廠,台灣人真是努力又有創意。」
范登霍夫幾乎年年到台灣考察,他形容台灣是奈米電子應用的最佳伸展空間。儘管IMEC在1993年已與國科會洽簽合作協議,不過,遲至2008年才在交通大學游說下,在竹科成立辦公室,足見謹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