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7/11/71172.jpg)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15 16:50
阿里蔡崇信:DS轉變產業思路 AI競賽聚焦商業化
2025-02-14 10:12:25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綜合港媒報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急速發展令人炫目,中國人工智慧(AI)大模型DeepSeek崛起更在全球引起廣泛討論。對此,阿里巴巴(9988.HK)主席蔡崇信在杜拜出席高峰會上發言,並同日發布文章,反思AI發展應追求「極致智慧」還是「實用應用」;他認為,AI競賽不再是關於誰擁有最先進的AI模型,僅憑空打造「最聰明」AI的價值愈來愈少,「個人認為這種努力的價值接近於零」;而資本將追逐能產生收入的商業化應用,且開源模型帶來AI普惠。
蔡崇信指出,DeepSeek已證明可透過工程創新大幅降低成本,與其比拚大模型的絕對能力,不如考慮在實際場景中落實,「如果我們的目標還是開發一個閉源的AI模型,成為各個領域最聰明的博士生或諾貝爾獎得主,我個人認為這種努力的價值接近於零。」
蔡崇信認為,DeepSeek對於行業意義重大,其讓大家到了開源的價值,透過工程創新大幅降低了大語言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成本;當人們看到DeepSeek帶來的影響時,就會開始轉變思路,不再往計算基礎設施投入數千億美元,只為了訓練出能拿諾貝爾獎、最聰明的「博士」模型;而是很多問題需要借助AI來解決,這樣AI才能發揮作用、提高生產力並產生經濟效益,「找出世界上實際存在的問題,然後用AI去解決它們」。
蔡崇信表示,生成式AI發展走到應用的分岔路,「DeepSeek時刻」的其中一個啟示,是要重新思考發展AI的目標是什麼,未來,開發者將更多關注AI應用如何在現實世界帶來經濟效益,加速基於特定任務的專有AI模型與智能體(agent)的普及。而經濟規律將修正對規模定律(scaling law)的絕對追求,該定律認為訓練數據和模型參數愈大,伴隨GPU和能源消耗帶來的更多算力,模型就會愈智慧;而開源模型將使AI普惠,小公司能透過訪問先進的開源模型,進而開發有價值的應用,並推動AI應用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