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2025-02-12 06:10 ET
Fed主席鮑爾。(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在總統川普再度上任後,首次出席國會聽證會重申,Fed目前不急著降息,並且大致迴避對於川普經濟政策、關稅對通膨潛在影響等問題。但他透露,預期美國10年期公債
殖利率將居高不下,而且只會他還是主席,Fed就不會開發央行數位
貨幣(CBDC)。
鮑爾11日出席聯邦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貨幣政策聽證會,經歷1小時17分鐘的拷問。Fed主席的貨幣政策半年報聽證會向來不是會影響市場走勢的活動,這次也不例外。
鮑爾表示,在去年累計降息1個百分點後,目前貨幣政策對經濟的約束程度已「大幅降低」,通膨預期依然穩固錨定,經濟正處於良好狀態,「我們希望通膨能有多進展,我們認為貨幣政策處境良好,我們也沒看到任何必須急著進一步降息的理由」,決策官員目前「不需要急著(進一步)調整利率」。
展望未來,鮑爾說,若通膨會持續下降到其2%目標,經濟也維持穩健,Fed可能按兵不動更長一段時間。他被問到中性利率時,回答現在比新冠疫情前「高得多」。
他說,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維持在高點,但在Fed降息後,就應該會下滑,但他也補一句,「我不知道將發生什麼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並非與Fed政策密切相關,若投資人變得更擔心日增的預算赤字或會引發通膨風險的新震撼,10年期公債利率可能保持在更高的水準。
距離結束縮表還有長路要走
他被問到資產負債表的問題時,表示Fed傾向先放慢縮減負債表,在準備金平衡略高於Fed判斷的準備金充沛水準時,停止縮表,但「最近的數據顯示準備金還是太多」,現在距離終結縮表還有「長路要走」。全美國的銀行帳戶依然安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保險和銀行體系資本充足。針對貨幣政策架構評估,鮑爾表示將試圖在夏季末之前完成。
鮑爾並未對川普政府的經濟新政策發表看法,明白表示Fed的角色並非涉入政黨政治,也不會討好川普,Fed也不會屈服於新政府和國會對貨幣政策的施壓。他捍衛Fed的貨幣政策職權,表示若沒有政治干預,保持政治中立,Fed更能控制住物價,而川普想開除七名Fed理事任何一人的決定「顯然並非法律所允許」。
鮑爾拒絕評估關稅或其他川普的政策,只表示現在要評估關稅的經濟衝擊還言之過早,Fed將密切追蹤數據,而非預判結果,但坦承「可能結果之一」是帶給通膨上行壓力。
反駁馬斯克的批評
他也說,Fed現在工作負荷過重,而非人員過多,明顯反駁億萬富豪馬斯克和麾下政府效率部(DOGE)的批評。他解釋Fed在聯邦支付體系的角色,只是擔任財政部的財政代理人,並未對支出緣由與用途做出決定,他相信支付體系很安全,他被問到DOGE成員是否已在存取支付體系的Fed資料時,回應「我認為沒有」。
鮑爾也迴避美國債務水準多少才正確的問題,不評論川普的發言,但他向國會議員表示,現在比以往更迫切必須開始讓美國預算走向永續之路,可能給予財政鷹派議員可攻擊政府的彈藥。他過去也曾發表過類似評論,但他這次是被共和黨議員問到是該優先縮減赤字還是減稅時的回覆。
鮑爾說,Fed支持對穩定幣研擬監管架構,以保護消費者,目前正提供技術想法,他在被國會議員詢問能否承諾「只要您還是聯邦準備體系主席,我們永遠不會有央行數位貨幣」時,回答「可以」。鮑爾的Fed主席任期將在2026年5月屆滿。
Fed已評估CBDC議題至少四年,2022年發布全面性的研究,詳列優缺點,但未達成結論,Fed同時也推出FedNow支付系統,基本上能處理Fed支持加密貨幣可能面臨的許多議題。
鮑爾也說,銀行資本計畫改革草案有望「近期出爐」,將繼續完成「巴塞爾協議III」的終於規則,並且承諾評估Fed對「去銀行化」(debanking)的政策,並將從內部手冊移除客戶的「聲譽風險」,以回應共和黨議員的憂慮。
大致迴避敏感問題
在這場聽證會上,民主黨議員的大量問題中在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希望藉機攻擊川普要關閉CFPB的決定,鮑爾則大致閃避問題,但他坦承,除了CFPB之外,沒有其他聯邦機構有權監管消費者對於擁有100億美元以上資產機構的投訴,Fed只能為資產不到100億美元的銀行業者消費者提供監管。
基於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仍接近7%,鮑爾被問到房貸利率是否可能降到6%說,這並非Fed的政策重點,Fed聚焦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但他認為,即使房貸利率下滑,住屋供不應求仍可能使房貸利率居高不下。
他被問到消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及其對房市的潛在衝擊時說,長遠來看,民營化「兩房」「有一些吸引力」,但表示這是國會議員的決定,他不會評論任何相關的政策提案
鮑爾被問到氣候變遷與房屋保險、以及金融穩定風險時,回答Fed並未監管保險業者,但若保險退出易受衝擊地區,銀行業者也可能跟進,風險為人們無法獲得保險或使用自動提款機服務,因此各州和地方政府能考慮介入,但他不確定是否會有金融穩定風險
有趣的是,他在被問到是否可能改到德國任職時,回答「不,我確定我不會」,中國是「不會」,法國則是「不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