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10 06:29

川普關稅壓境 加劇中企「築底競爭」

2025/02/10 05:30  
為消化過剩產能,許多中國公司將已降價的產品輸往海外,但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對中國所有的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將進一步擠壓向美國銷售產品的中國公司。(法新社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北京當局為提振成長,向太陽能板等關鍵製造業提供補貼和貸款,卻導致大量公司投入生產、供應激增,許多公司因產能過剩而虧損;而隨著中國國內需求疲軟,許多公司大舉將過剩產能輸往海外,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戰使他們壓力倍增,營運異常脆弱。
報導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成長面臨多項挑戰,包括已持續逾四年的房地產危機和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北京當局已敦促地方政府和銀行向太陽能板等關鍵製造業提供補貼和貸款,做為刺激成長的手段。不過,隨著大量公司加入,產品供應激增,相關公司紛紛降價爭奪客戶;與此同時,中國國內需求低迷,嚴重衝擊相關公司利潤。
《華爾街日報》對中國A股上市公司財報的分析顯示,二○二四年第三季,中國有四分之一上市公司出現淨損,比COVID-19疫情爆發前高出逾一倍。
FactSet一項涵蓋約五千家中國上市公司的指數顯示,二○二四年中國上市公司的利潤率創下二○○九年以來最低水準,同年大型工業企業的利潤率下降三.三個百分點,為連續三年下降。
為消化過剩產能,許多中國公司將已降價的產品輸往海外,但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對中國所有的進口產品加徵十%關稅,將進一步擠壓向美國銷售產品的中國公司。一些中國製造商表示,他們不得不降價,以保持對美國客戶的競爭力,但這會進一步壓縮利潤,導致這些公司得繼續削減成本。澳盛銀行亞洲研究主管吳昆表示:「這基本上就是一場築底競爭。」
過去中國採取痛苦的措施來化解產能過剩問題,例如一九九○年代的改革就導致許多公司倒閉,數百萬民眾失業,但這次中國沒有這樣做。北京當局去年公布的刺激措施,主要在化解當前的金融風險,讓那些希望祭出更多刺激措施來提振支出的全球投資人感到失望。
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顯示,繼二○二三年撤離二十六億美元後,二○二四年全球投資人從中國再撤離四十四億美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