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宥菘/即時報導 2025-02-02 10:34 ET
![](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2/02/31426598.jpe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2日在微博發文指,川普對中國不斷加稅,最後注定是美國供應商和消費者掏腰包,承受通膨代價,且「兜一大圈,他們還得直接或間接買大陸貨」。(圖/取自胡錫進微博)
美國總統
川普1日簽署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徵10%
關稅。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表示,川普把關稅當萬用牌打,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他手上缺少其它好用的牌。不過,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綜合成本最低、
供應鏈最完整的國家,對中國不斷加稅,最後注定是美國供應商和消費者掏腰包,承受通膨代價,且「兜一大圈,他們還得直接或間接買大陸貨。」
胡錫進表示,川普此舉肯定會對中對美貿易造成損失,一些主要從事對美出口業務的公司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困難,但這一輪加關稅早在各方預期之中,中國相關廠商早已未雨綢繆,做了大量準備。
胡錫進指出,首先要看到,川普加關稅是面向世界的,愈小的經濟體風險愈大,抵抗力愈弱,而中國反貿易戰的能力最強,近年累積的新經驗也最多,在貿易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中國的戰略主動性和應對能力會是最大的之一。
胡稱,經過上一輪關稅擠壓後,許多中國輸美產品的利潤空間縮小了,有些接近臨界點,「川普接著提高關稅,美方所要分攤的增稅比例必將更高,其中一部分由美國經銷商支付,另一部分只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拉升美國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通膨」,中國廠商決不可能賠本向美國出口。
胡表示,由於關稅作用,其他國家的服裝、玩具、家具、電器等對美出口可能會增加,但是那些東南亞、南美甚至非洲的許多替代產品,也是中國廠商遷過去生產的。
胡並稱,美國的關稅不可能把中國的大量產業逼走,包括一些勞動密集的產業,「因為大陸的供應鏈高度成熟,社會非常穩定,而且員工薪資雖然高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但是大陸員工技術熟練,責任感高,所有這些構成了難以取代的整體環境,這個綜合優勢不是逃避10%甚至更多一些關稅可以抵銷的。所以少數大陸工廠外遷很招眼,但它撼動不了格局。」
胡錫進認為,中國產業鏈整體越來越強大,高端部分逐漸成熟,基礎部分進一步織密。那些中國外遷的工廠和依賴中國產業鏈的當地工廠除了對美出口,「還會增加在當地及周邊的銷售,使大陸供應鏈進一步深入到世界各地的產業中,從而擴大大陸製造在當地的滲透,帶動大陸影響的升級。」
胡總結,川普關稅牌打愈多時,美國就會成為風險和問題的聚集地,變成「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對中國加稅到最後,注定是美國供應商和消費者掏腰包,「因為越是接近臨界點,中方將越有不透過降低出口價格支付關稅的底氣,因為美國人透過世界其他地方無法買到同等品質、價格更低的產品。兜一大圈,他們還得直接或間接買大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