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02 02:52

DeepSeek引熱議 AI先驅:美中AI領域差距縮小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 2025-02-01 10:00 ET



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機工程系客座教授吳恩達(Andrew Ng)1月31日表示,關於DeepSeek的討論,反映出中國在生成式AI方面正在追趕美國。(路透)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發布「DeepSeek-R1」模型,引發全球議論,著名AI先驅、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機工程系客座教授吳恩達(Andrew Ng)31日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本周關於DeepSeek的討論,反映出中國在生成式AI方面正在追趕美國,他也指出DeepSeek涉及的地緣政治問題仍有待解決。

吳恩達首先指出,本周關於DeepSeek的討論,讓人們更清晰地看到幾個發展趨勢,包括中國在生成式AI方面正在追趕美國,這對AI供應鏈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次是開放權重模型(Open weight models)正在將基礎模型層轉變為商品化產品,為應用開發者提供更多機會;以及擴大規模並非推動AI進步的唯一途徑,儘管在處理能力上引發極大關注,但算法創新正迅速降低訓練成本。


吳恩達指出,ChatGPT在2022年11月發布時,美國在AI領域仍遠遠領先於中國。然而過去兩年,中國的進步非常迅速,許多來自中國的模型,如通義千問、Kimi、書生InternVL和DeepSeek,已經顯著縮小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尤其在影片生成領域,中國已在某些時刻超越了美國。

而對於DeepSeek-R1作為開放權重模型發布一事,吳恩達表示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他稱,與此形成對比,一些美國公司通過炒作人類滅絕等假設性的AI危機來推動監管,試圖壓制開源發展。隨著開源/開放權重模型成為AI供應鏈核心組成部分,許多公司將會使用這些模型。如果美國繼續打壓開源,最終中國將在這一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許多企業將使用更多符合中國價值觀的模型,而非美國的。

吳恩達最後表示,看到在X上關於DeepSeek進展的各種解讀,DeepSeek彷彿是一面鏡子,反射出每個人不同看法,「我認為DeepSeek-R1涉及到的地緣政治問題仍有待解決,同時它也為AI應用構建者帶來了極大的機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