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son1980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0-12 04:40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解釋市場為何表現不佳下跌

三位經濟學家--包括一位因經歷不足而遭參院拒於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大門之外的學者--因為解釋市場為何有時表現不佳,而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麻省理工學院的戴蒙(Peter Diamond),西北大學的摩丹森(Dale Mortensen)與倫敦經濟學院的匹賽瑞德(Christopher Pissarides)因對失業情況有著深入了解,而獲得了這項殊榮。
理論上,失業的問題在於,失業根本不應存在。效率市場理論說,失業勞工如果降低標準,應當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一如僱主若放低標準,當能找到工人一般。
根據這項理論,所有的失業應都是自願的。
戴蒙,摩丹森與匹賽瑞德拒絕了這套理論,他們聲稱,找到一份適當的工作--即符合自己的技術與能力,且薪水亦符合實際身價--代價高昂。以僱主觀點而言,代價同樣高昂:所有申請人初看並無差別,要事先知道他們能否勝任這份工作,或要找一位物超所值的人,並非易事。總而言之,找尋,代價高昂。
若只是接受第一份遇到的工作,或僱用第一位謀職者,則經濟運作就不會良好。因為博士可能開計程車,高中退學生可能經營核電廠,市場將失去效率。
有時,政府政策將能降低缺乏效率情況,但有時也能使情況惡化。提供失業津貼將能使得勞工避免因情急而接受一份錯誤的工作。但若提供太多福利,則可能使找工作時間超忽真正需要的時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