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c 發達集團專員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25-01-11 19:54

財經青紅燈》房價「大跌」的誤會

因統計竟將大樓、華廈、套房及公寓等全部混在一起,也就是樣本數囊括屋齡5年內新成屋、超過30年老公寓---> 你行你就去統計分析 不要只剩一張嘴
是啦~大漲都是理所當然 完全沒有誤會
依報導的邏輯
新屋可能只跌5%(成交量少)
可是40年老公寓應該已經跌30%了(成交量多) 甚至更多???
所以平均起來跌10幾%???!!!
財經青紅燈》房價「大跌」的誤會
2025/01/10 05:30  
目前房市買氣為自用當道,首購型住宅成交比率拉高,加上挑選可負擔得起的住宅,可能造成平均房價落差,並非就可直接解讀為房價普遍下跌1成。(記者徐義平攝)
日前網路房屋交易平台發布一則全台十大房價鬆動區報告,主要對比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前後的三個月實價網每坪揭露平均單價變化,結果是前十大鬆動區最小跌幅8.7%、最大跌幅達14.8%,僅短短3個月,竟有8個行政區每坪均價跌幅一成起跳?

若此事屬實,理當嚇壞屋主,且讓銀行業冷汗直流,因3個月時間,二成的頭期款跌掉一半,其中有一區頭期款都快要跌光,短期房價如此跌法,難道銀行不會因擔保品價值大跌而大拉警報嗎?
其實貓膩就藏在樣本裡,因統計竟將大樓、華廈、套房及公寓等全部混在一起,也就是樣本數囊括屋齡5年內新成屋、超過30年老公寓,依房地產經驗法則,中古屋房價約新成屋的8至9折、老公寓更低,若統計時間內,某一類住宅交易占比高,一平均下來,單價當然不合理的往某一邊傾斜,尤其是短期統計,只要老屋交易占比拉高,就會出現相當有感的跌幅。
該報告也坦言,某一區因為老公寓交易占比高,進而拉低平均單價;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次只公布前十大房價鬆動區域,是否統計結果也有上漲區域,只是沒有公開而已。
大多數房產業者統計比較基礎,會將同性質的住宅類型放在一起,例如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前3個月華廈的平均單價,比較實施後3個月的華廈平均價格,得出來的數據相對較貼近現實。
因目前房市買氣為自用當道,首購型住宅成交比率拉高,加上挑選可負擔得起的住宅,可能造成平均房價落差,並非就可直接解讀為房價普遍下跌1成。
另年底通常是交屋潮,大量新建案納入實價資訊,假設新成屋或單價較高的新建案占比較高,又剛好之前3個月平均單價的基期較低,那之後將出現一季大跌、一季又大漲的奇怪解讀結果。(徐義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