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1-06 21:16
機構: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成效,將取決於產業領域的部署與互補之效
經濟分析師認為,「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成效將取決於產業領域的部署與分區是否可收互補雙贏之效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月4日報導,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領導人正式簽署「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協議在即,星、馬兩地經濟分析師一致認為,該經濟特區的成效將取決於產業領域的部署與分區,不同領域落戶到相應分區,才能達到星、馬合作共贏的互補之效。
二、該經濟特區規畫範圍共覆蓋8個地區。經濟分析師提出的建議包括:
(一)經濟特區的畫分,應避免各領域性質與柔、星既有的領域過度重疊。例如,距離柔佛州新山約130公里的峇株巴轄(Batu Pahat)現為紡織業重鎮,假設經濟特區未來亦發展紡織業,將影響峇株巴轄紡織業者的發展前景;
(二)可嘗試發展「新建產業」(greenfield industry)。因市場評議經濟特區成效時,產業的新舊將是考量因素之一,應探尋柔州尚未開發,甚至新加坡皆未發展的產業,並可利用新加坡現有的儲備人才,達到資源共享;
(三)該經濟特區中,美迪尼(Medini)適合發展電氣電子(E&E)、製造生產及物流;巴西古當(Pasir Gudang)為柔州工業重鎮,城中擁有巴西古當及丹絨浪沙(Tanjung Langsat)兩座港口;
(四)依斯干達特區內的森林城市,房地產、教育、生活等設施完善,能為白領階層提供宜居環境,因此物流及研發兩大領域將可朝高階領域發展,以及招攬國際人才;
(五)經濟特區內包含柔州士乃(Senai)國際機場,因此適合發展物流業;毗鄰士乃國際機場的內陸地區,發展領域則或以在地導向為主,例如:飛機的「保養、維修與翻新」(MRO);
(六)提高就業機會為該經濟特區的關注焦點。在柔州僱用外籍移工的成本不低,因此應創造更多高薪就業機會,讓馬國人力資源能匹配高階職業;
(七)新加坡可對該經濟特區帶來「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方面的發展效益。例如:新加坡企業在推動綠色轉型的過程中,可將旗下業務分設至經濟特區內,以推動柔佛產業升級;
(八)製造業若集中在同一區內,可降低業者的營運成本。例如:可共用員工宿舍等。
三、此外,不少新加坡企業憂慮「資源淨流出」(net outflow)的問題。對此,經濟分析師認為,短期的資源流出的確在所難免,不過一般設廠、建築工程需時4至5年左右,相信「柔星經濟特區」開始運作後,新加坡資金與資源淨流出情況將大幅減少。(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