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05:30
中國業界人士與分析師指出,中國逾90%的車用晶片仍依賴外國供應商。(法新社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去年五月,中國政府敦促汽車製造商至二○二五年應採購二十五%的國產晶片。不過,中國業界人士與分析師指出,中國逾九十%的車用晶片仍依賴外國供應商,隨著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中國電動車產量激增,如何降低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將是中國的急迫議題。
中國官員多次對車用晶片自給率過低提出警告。工信部電子五所元器件與材料研究院高級副院長羅道軍去年在一場會議表示,「目前中國車用晶片的自給率不到十%」;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慶(音譯)在另一場會議上也說,中國對外國車用晶片的依賴高達九十五%,「在計算與控制類晶片的自給率不到一%,而功率與存儲類晶片僅八%」。
隨著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以及中國致力維持全球電動車市場領導地位之際,中國對進口車用晶片的依賴性成為越來越緊迫的問題。該壓力來源之一在於中國電動車產量的爆炸性成長,去年前十一月,中國共生產一一四.九萬輛電動汽車,電動車占所有汽車產量的四十.八%。
電動車榮景導致半導體需求暴漲,電動車需要的晶片遠多於傳統汽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指出,每部傳統汽車需要六百至七百個晶片,而電動車需要一六○○個,配備更先進功能的智慧汽車甚至需要多達三千個晶片。
儘管北京大力推動,但中國汽車產業仍距實現晶片自主的目標尚遠;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與瑞薩電子仍主導中國市場。
先進晶片更是如此;去年前九月,輝達的Orin-X和特斯拉的FSD主控晶片,分別占中國智慧駕駛域控制器市場的三十七.八%與二十六.七%;美商高通則在駕駛座儀表板晶片的供應上居於領先。
隨著美國升高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制裁,由國家支持的四個中國產業協會上月敦促旗下汽車、晶片與電信本土公司,避免使用美製晶片。工信部的羅道軍說,中國在成熟製程的進展推升類比晶片、功率元件與感測器上的自給率,但在先進晶片的量產上遭遇重大瓶頸,需要時間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