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12-29 08:54
一將不才累死三軍,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屠殺戰俘!--2
一將不才累死三軍,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屠殺戰俘!--2
長平之戰起源於秦國的野心,但秦國當時野心的針對目標並非是趙國,而是韓國。秦國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已經對秦國的那么小片的疆土產生了不滿足,秦國希望能夠一統天下,那麼要想達到這目標,必須要先兼併各國,從而實現完全的統一管理,於是秦國便將目光瞄準了鄰國韓國,在對韓國的戰爭中,秦國幾乎已經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
秦國,自己的實力不行怎麼辦,那就去搬救兵唄。救兵還要考慮地理位置,遠水肯定不行,於是韓國向趙國救助,趙國也一口應允了,開始查收秦國與韓國之間的戰爭。
秦國一看,怒了,憑什麼你小小的趙國來插手我們之間的戰爭呢。既然你不知死活,那我就先將你滅了吧。
秦國便派出大將白起,出征趙國,趙國君起初派出老將廉頗鎮守長平,但後中奸計中途換將,此戰戰役大敗,加速了趙國的滅亡。
長平之戰失敗原因
1,趙國國力不及秦國,因此趙軍的失敗很難避免
2.趙括參戰是由趙王直接任命.且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可知趙括之前是打過仗的,而且打了勝仗。
3.趙括的對手是白起,對於趙括來說也是運氣不佳。(即使樂毅,田單都不一定是對手)
4.趙括下達命令果斷,在趙軍中無人能及。
5.趙括在戰前曾做過比較充分的準備。 戰爭後期,趙括大軍被斷糧,在斷糧的情況下固守46天,而大軍沒有生亂,也是兵家史上的一個奇蹟。
6.趙括對秦軍造成達到20餘萬的殺傷。
直到趙括戰死時趙軍仍舊能夠保持有四十萬的主力趙括顯然不是紙上談兵之輩。而長平之戰差一點兒成為武安君白起的滑鐵盧。武安君在隨後的邯鄲之戰中拒絕出任指揮官指出「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傷亡過半國內空……」秦軍「傷亡過半」這是趙括的殺敵成果。這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所能做到的。如果趙括不死,而趙軍絕對不會投降。一個在糧斷援絕46天而讓軍隊不亂的將領,絕對不會是一個庸才。
趙括戰死,40萬無糧的殘軍投降秦國,秦軍將難以控制而日久生變。白起面臨著兩難選擇:放趙兵回國?無疑是前功盡棄、養虎遺患;既不能留用,就不如乾脆殺掉,以絕後患。在解除趙軍武裝後,白起只將年幼者240餘人放回,用以震懾趙國人心,將其餘40萬降卒設詐一舉全部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