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4-12-22 08:22

信心與貪愛的相似與區别

信心與貪愛的相似與區别
由於“信心” 與 “貪愛”,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處,即二者都會對所缘對象產生喜悦和欣賞。如果不加以辨别,忽略它们在其他方面的不同特徵,就容易混淆,將貪愛誤認為是信心。因此,修行者除了需要了解兩者的相似之處外,還應该清楚它们的區别。
貪愛是因欲望的力量所產生的喜悦與執著,它源於錯誤認知(颠倒見),将對象視為美麗的、永恒的、幸福的、屬於“我”的,由此激發對该對象的渴望。
未得到時,因不斷追求而焦躁不安、不得安寧;得到之後,又因害怕失去而煩惱憂慮。當所愛的對象(無論是人還是物)遭遇損壞、分離或滅失時,就會帶來痛苦、悲傷和绝望。
即使是對佛陀的贊嘆,若因為執著於佛陀莊嚴的身相或動聽的声音,而忽略了聽聞佛法或修行佛法,这種贊嘆也是貪愛。
例如,佛陀的弟子瓦嘎利尊者,因過分執著於佛陀的容貌,而無心聽聞佛法、以及實踐。这種執著屬於不善法,會使心变得渾濁,因此應捨棄。
“信仰” 則是對德行的愉悦和欣賞,而不是因為某種對象能帶來快樂或享受而感到愉悦。如果對某個人產生愉悦和欣賞,是因為看到了其身上的德行或價值。如果涉及佛陀的美麗身体,並不是僅僅因為視覺上享受这種美感而執著不捨,如同瓦嘎利尊者一般,而是因看到这幅美麗的身体後,心中联想到佛陀自過去世以來所修的功德,这些功德使佛陀得以擁有如此無與倫比的身体,同時也由此生起對佛陀偉力的贊嘆。
同樣,聆聽佛法時所產生的愉悦和欣賞,並非因陶醉於佛陀悦耳的声音,而是因認識到佛法的價值 ~ 这些教诲能够帶來聽者的利益與安樂。例如,有些法義如關於地獄之苦、輪回之害、三法印、五蕴過患等,不是為了讓人感到愉快,而是為了讓聽者生起厭離,減少貪欲,從迷惑中醒悟,並產生擺脱輪回痛苦的意願。即便这些教法的结果並非愉悦,但人们依然欣然接受,認為这些教義令人驚嘆,極為珍贵,充滿智慧,具有利益,且毫無過失。这種愉悦和欣赏就是信仰的表現。
即使涉及其他具有價值的物品或事物,信仰的表現也是類似的。當信仰產生時,會使心靈清明,無染污,如上述所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