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4-12-04 16:25
減重25%!病態性肥胖可靠代謝減重手術重掌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
台灣大學醫學院外科臨床副教授暨台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執行長楊博仁醫師、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威傑教授與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偉教授合影。
2014年全球有超過八分之一的成人肥胖,2025年將增至五分之一,人數超過11億,將會是全球首次肥胖的人數多於過瘦的人!與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非常多,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以上種種問題可見,肥胖儼然已成為每個人都極需重視的問題。
肥胖是疾病 控制不佳恐釀共病纏身、生活品質打折扣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威傑教授指出,肥胖已經被視爲慢性疾病,會造成許多問題,除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外,還會造成睡眠呼吸中止、脂肪肝以及癌症的發生率,胖到一定程度,骨骼及關節無法負擔,會造成慢性疼痛,生活品質也打折扣。
台灣大學醫學院外科臨床副教授暨台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執行長楊博仁醫師表示,台灣健保將身體質量指數(BMI)≧32.5且合併有肥胖相關併發症,或是BMI≧37.5者,都歸類為「病態性肥胖」患者。
BMI嚴重超標 腎衰竭連洗腎都困難!減重手術助他成功換腎
楊博仁醫師曾收治一名48歲的陳先生,經營自家企業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均衡飲食,且常常參加應酬聚餐,時間一久體重直直升,BMI超過40,嚴重到腎衰竭必須接受洗腎,但因病態型肥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都有困難,他妻子希望能捐腎讓他免於洗腎,無奈體重過重,執行腎臟移植手術將有相當大的風險。醫師建議先減重、後手術,但透過藥物治療仍無法達成減重目標,因此必須接受減重外科手術治療,術後BMI下降至28.3,他才安全成功接受腎臟移植手術。
國際代謝減重手術指引30年後首度更新
李威傑教授分享,代謝減重外科手術對嚴重肥胖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醫療行爲,很多肥胖者併發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問題,都能在術後得到大幅緩解。日前美國代謝暨減重外科醫學會及國際減重暨代謝外科醫學會聯合發表2022代謝減重手術適應症最新共識,與時俱進,取代了30年前的舊標準,重點包括:
一、BMI≧35kg/m2者,一律建議執行減重手術;若BMI介於30-34.9kg/m2,且還有代謝疾病者,透過非外科減重方式仍無法有效減重,應考慮執行代謝減重手術。
二、亞洲人種BMI≧25kg/m2就應視爲肥胖症,BMI≧27.5kg/m2者建議執行代謝減重手術。
三、兒童及青少年族群,經慎選評估肥胖症影響後,也可考慮執行代謝減重手術。
四、橫跨30年的隨機臨床試驗、真實世界的病患預後數據皆證實,代謝減重外科相較於非手術治療,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耐久性(Durability)。
健保現行針對減重手術的給付標準,爲年齡介於20-65歲,BMI≧37.5者,或BMI≧32.5且有肥胖併發症者,雖然國際指引有所更新,但考量國際指引研究是奠基於西方人種訂定,針對亞洲族群的建議並不明確,短期內台灣醫界還需要更多的共識,才可能跟進。
外科手術可有效減重,於代謝疾病有其重要性
楊博仁醫師分享,代謝減重手術的執行方式以胃繞道手術及胃縮小手術兩種爲主。胃繞道手術是將大部分的胃分離留在體內,僅將小部分的胃部直接連接至小腸,進而降低食物的攝取及吸收,達到減重的效果,適合合併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病人施做;而胃縮小手術是將大部分胃切除,僅剩保留約四分之一的容量,許多患者術後只吃得下四分之一個便當,預計能減少25%以上的體重。
李威傑教授指出,其實許多糖尿病患者都受體重控制所苦,而研究結果已經證明,其實透過減重手術不但有助降低體重,更會讓患者身心獲得舒緩,對抗疾病也會更輕鬆。他進一步解釋,減重手術可以改善及治癒糖尿病的議題,近年來引起醫界廣大討論,因減重手術讓食物從胃到小腸之路徑變短,引導胰臟功能恢復正常,進而抑制血糖上升,緩解糖尿病症狀,且術後食量下降及食物吸收減少,也能讓糖尿病治療更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