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11-24 07:52

希特勒上台後是如何迅速使德國從一戰的廢墟上走向強大的?--2

希特勒上台後是如何迅速使德國從一戰的廢墟上走向強大的?--2
納粹德國經過兩個四年計劃的發展,經濟基本得到了復甦: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以1928年價格計算)約為737億帝國馬克。以不變價格計算,1938年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從蕭條到經濟繁榮的過渡不是通過通貨膨脹實現的,它的工資與價格完全穩定。
為了奪取所謂的「生存空間」,希特勒在統治的前六年中成功進行了德國的再武裝與擴軍。1933年到1939年,德國的軍工生產增加了7倍。1934年德國軍用飛機的產量是840架,到了1939年就達到了4733架,而德國的軍隊則從1931年的10萬擴展到了37年的36個師50萬。1938年德國一躍成了歐洲最強大的政治大國與軍事大國,大批的機場、國防公路和防禦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運行,這為軍隊在戰爭初期階段取得節節勝利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希特勒
在經濟上崛起和軍事上擴張之時,希特勒也逐漸擺脫了外交上的孤立處境。1936年11月,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9月義大利加入此協定。德、意、日三國就正式結成法西斯集團,三國軸心正式形成。希特勒最終擺脫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和外交上的孤立處境,希特勒對外政策使得德國以不流血的外交征服,走出了戰敗的陰影,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大國。
(三)納粹德國對中國的影響。
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前與中國相當友好,當時國民政府就聘請了不少德軍顧問在中央軍部隊中服務,也送了許多軍官到德國留學,如蔣委員長的兒子蔣緯國便是在德國留學歸國的軍事人才。這些德軍顧問及留學軍官帶來了現代西方國家的軍事思想,對抗日戰爭及我國現代陸軍的影響相當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