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05:30
風電國產化鬆綁,本土供應鏈指出,設廠初期有學習曲線要克服,「新生」將面對國際競爭。(示意圖,台電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政府與歐盟諮商後,離岸風電國產化危機暫解,已拍板下一輪的風場招標不會強制納入國產化條件。國內本土供應鏈分析,較早投入的廠商,因建廠成本、設備都已在攤提,影響並不大,但華新與丹麥合資海纜廠去年動土、洲鉅風電在高雄港剛設組裝廠,很快就得面對國際競爭。
設廠初期有學習曲線要克服 「新生」將面對國際競爭
台灣較早投入的業者如世紀鋼集團,耕耘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領域約十年,近二、三年才讓學習曲線平順,且廠房、設備都在攤提,而越晚投入者,「壓力就越大」。
高雄港就有二家指標業者近期投入,恐因國產化變動受到波及。國內電線電纜大廠華新麗華投資二十七億元與丹麥廠商合資,華新過去就透露,因政府推動離岸風電政策明確,盼能成為台灣第一家離岸電纜廠,去年九月動土,明年底試產、二○二七年營運。
另一家是水下基礎廠洲鉅風電,相較投入多年的世紀鋼、興達海基等,踏入水下基礎項目僅三年,屬於資歷較淺的「初級班」,在高雄港的組裝廠投入五十億元,預計明年初投產。供應鏈分析,設廠初期都會有學習曲線要克服,但國產化鬆綁、甚至不強制後,這批「新生」很快面對國際競爭。
至於中高階班的世紀鋼,可能會加快海外布局;世紀集團本就規畫赴印尼設廠,且鎖定澳洲市場,隨著國內國產化政策鬆綁,印尼廠定位變成「進可攻、退可守」,不僅能吃澳洲市場,也可在印尼生產半成品,再輸回台灣組裝,以維持競爭力。
十一日五家開發商將與政府簽署三之二行政簽約,世紀鋼表示,此階段不會受到影響,政府鬆綁三之二的關鍵是必須國內產能不足,世紀集團全產能本來就無法完全滿足國內市場。而未來市場開放後,世紀集團也不擔憂,因海外進口有關稅、運費、儲存費等,合計會比國內價格高出二十到三十%,國產品仍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