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08-19 01:48

浮動風場示範計畫Q4明朗 躉購費率擬不高於6元 業者炸鍋

2024.08.18 20:42
工商時報 呂雪彗

離岸風電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預計第4季出爐。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預計第4季出爐,能源署初步定調20年期躉購費率「不高於過去水準」,意即每度擬低於6.0437元,並將搭配浮台、動態電纜等特定設備一次性補貼,確保足夠開發誘因。但開發商聞言都跳腳表示「不可能」、「就是叫大家不要做」。業者說,一個案場必須一次性補貼約260億元才能打平。


由於台灣海峽進行固定式風場場域逐步飽和,風電開發商亟待政府開放浮式風場的示範計畫。經濟部能源署曾預告單一申請案浮台設置數量為6至12座,獲選案數以2案為原則,將以躉購費率與一次性補貼做為獎勵,示範案預計2030年完工併網,預計第四季公布計畫草案及費率。

能源署官員表示,躉購費率是一次20年,費率價格過高風險在於無法掌握未來國際成本下降趨勢,目前持續搜集開發商成本資訊,擬以過去離岸風電收購價格為原則,「不希望比過去經驗高」,過去躉購費率106年度、每度為6.0437元。不足之處再搭配額外一次性補貼,主要針對浮動風場需要的特殊設備,例如浮台、動態電纜等。


據了解,業者提供浮動風場開發成本資料十分分歧,有的高達12元,有的7~8元,只有一家6元以下。但以具有實績的風場來看,業者說,平均都要每度達8元以上才可能開發。

經濟部釋放浮式風場每度躉購費率消息一出,開發商皆曰「不可能」。業者說,經濟部若真的每度不高於6元,就表示「不想讓開發商做浮式風場」,或者又要重蹈 3-2覆轍,反正「先搶先贏」,不聽多數業者意見。

一家開發商指出,固定式風場每度都接近6元了,浮式風場如果沒有8元躉購費率,勢必做不起來,如果和6元比較,以價差2元,補貼20年,位經部要求需180MW容量來估算,每一案場的一次性補貼需補貼約260億元才可能參與示範風場開發,亦即超過200億才能打平,而二個案場補貼就要超過500億。

另一歐洲風電開發商也說,依內部評估,躉購費率都在接近8元才可能去投標浮式風場,尤其很多硬體建設還要政府一次性補貼,如果低於此一水準,恐怕沒有業者可以承做。

據業者側面了解,經濟部一次性補貼不會超過100億,屬於零頭,除非政府針對示範風場的規劃的條件要重新調整,拿掉6座浮台下限,每一案場做1支、2支或3支風機都可,不要設下限,才有成功的可能,目前比較成功的實績大約是3座浮台3支風機。據悉,CIP在蘇格蘭的浮式風場每度約8.5元。而業者大多表示,8元是合理價位,有的有實績的業者每度高達12元。

「如果政府連示範都不讓人家示範,那商業化的浮式風場在台灣不可能會有!」一位開發商無奈的說,目前對台灣有興趣的資本為日本和韓國,他們有意以台灣風場作試金石,如果台灣可以成功,日韓也想嚐試進一步開發浮式風場。

開發商說,二個案場要補貼超過500億元根本不可能,如果政府不肯給大額的一次性補貼,又要壓低費率,又不放寬示範計畫條件取消浮台數下限,就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根本逼廠商放棄。

是否因為浮式風場每度開發成本太貴,以後很難售電給科技業廠商,因此經濟部故意開出不可能的躉購費率價格,要廠商知難而退?開發商對此議論紛紛。

目前至少7座浮動風場環評過關,開發業者包含風睿能源、貝富新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亞風能、法國電力再生能源、IX Renewables等均有資格參與選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