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4-06-27 07:45

親家來往,最聰明的做法:一不笑,二不動,三不問--1

親家來往,最聰明的做法:一不笑,二不動,三不問--1
中國有句老話:「親家登門,不值半文。」
親家之間,本就互不相干,因兒女婚事才有聯結。
兩家其樂融融,自然皆大歡喜,倘若矛盾叢生,必然影響兒女幸福。
所以,一定要把握相處的分寸和尺度,該有的禮節不能少,該避諱的事不可做。
親家日常來往時,最聰明的做法,莫過於:一不笑,二不動,三不問。
1
一不笑
 不笑窮
諺語有云:「籬笆對籬笆,牆門對牆門。」
自古以來,結親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勢均力敵。
可在現實生活中,緣分來了,感情到了,經濟條件相對沒那麼重要。
貧家與富戶締結婚姻的人大有人在,兩家之間,也勢必會存在貧富差距。
可既然已經成為親家,就沒有誰高誰低,千萬不要去笑話親家的貧窮寒酸。
出於攀比之心也好,一時玩笑也罷,當你說出口,對方當了真,就算嘴上不說,也會心裡介意,從而影響兒女感情。
與其嘲笑,不如鼓勵,親家盼著親家富,對方家境轉好,才是對兒女的助力。
2
二不動
 不動怒
常言道:「結親如結義,兩家莫生氣。」
親家間,或多或少都會因彩禮嫁妝、孫輩教育、夫妻爭吵等問題產生分歧。
此時最應該做的,便是保持情緒穩定、心態平和,好好溝通,化解矛盾。
最忌諱的則是情緒失控、生氣動怒,火上澆油,讓小事變大,甚至無法收場。
畢竟,雙方父母都盼著兒女好,有問題解決問題,別傷了和氣,才是最明智的相處方式。
 不動錢
俗話說:「親家交禮,不交財。」
這世上,但凡涉及錢財,就再難保持純粹的關係。
如果和親家有利益金錢的糾葛,原先的和平共處局面勢必會被打破。
借錢的一方處於優勢,欠錢的一方處於劣勢,即使表面和平,也會從細節中流露出不平等。
倘若是萬不得已,好借好還,或許不會因此妨礙兒女感情,一旦出現差錯,恐怕很難收場。
比如說借了錢遲遲不還,對方也不好開口要,長此以往,心裡肯定有怨言不滿,事後翻起舊帳,導致關係破裂,妨礙兒女婚姻。
所以,借錢也好,投資也罷,最好不要向親家開口借錢,擺正自己的位置,方能長長久久往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