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06-26 09:01

外送立法面挑戰 保障與營運平衡兩難

2024/06/26 06:52
   

外送立法面挑戰,保障與營運平衡兩難。(示意圖,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送龍頭Uber Eats與foodpanda的合併案,除了獨佔議題攻佔版面、將視公平會審查結果決定是否放行,外送員、店家、消費者權益保障也可能位列優先評估指標。外送員權益保障更是上述三項中最具挑戰者,從早前保險適用方案之爭、到近一兩年報酬調整頻繁而引發的陳抗,喻示外送產業正站在需要監管法規進場的轉折點。相關部會積極透過業者與從業人員之間的會議提升溝通效率、勞動部許諾修法保障、地方亦多有自治條例管理、今年在野黨團也皆在立法院提出相應權益保障與管理草案。
但即便監管法規已有雛型出現,立法工作仍將面對產業發展實務的挑戰。外送業者在拓展期採用低利策略搶佔市場,以鉅額補貼強化依賴性、換取更多外送員投入。統一董座認為「一個事業長期流血補貼,是不合理的情況」,外送產業與外送員之間的平衡,勢必回歸自由市場機制,而立法部門在尋找合理監管的過程中,也將須尋求兼顧保障與產業健康的兩全方案。
兩外送平台近兩年間雖調整報酬頻繁,但據立法院議案相關調查顯示,台灣外送員每週工時 31.3小時,每週外送所得為7336元,回推外送員基本時薪234元,現階段還是高於勞動部所定最低基本時薪183元,也讓外送工作保有足夠吸引力。隨此類高度彈性的類勞工族群成長,數量龐大到讓各國政府無法放任他們與平台之間缺乏管制空間、定價底線的議價,以歐美為首逐漸推出各類型保障類型法規,然而時程短、被多方抨擊「缺乏產業評估」的立法過程,對數位媒合經濟平台的發展與財務狀況帶來挑戰、甚至進一步導致整個產業逆向發展,勞動力人口被迫轉移。
2020年瑞士日內瓦法院裁決、平台與外送員之間被硬性定義為僱傭關係後,外送從業人員族群在短短一年半之內消泯近70%、訂單一口氣減少逾四成;而遠在美國紐約,實施基本報酬切齊最低薪資標準後,外送員雖實質總收入提高,卻是用更高工時、更長等單時間、原本還占比近收入一半的小費消失為代價;與紐約實施相似政策的西雅圖,今年1月中正式實施外送員最低工資標準、高於西雅圖平均時薪達 7 美金的定價之後,兩週之內,整個地區內的外送服務都出現了訂單減少接近30% 的嚴重下滑,而根據過去其他地區類似法規實施之後整體發展狀況推論,西雅圖的外送產業應該也無法倖免於萎縮的未來。同樣的經濟萎縮,在台灣影響到的是 14.5萬人口的外送人力,忽略部分指標的監管法規實施,若引發產業走勢的頹靡,第一線外送員將首當其衝。
論紐約與西雅圖的版本,或多或少以條文改變「自由工作者」完全自主決定的勞動型態,嘗試兼顧產業經濟與外送員收入的平衡選項,卻仍致使產業在地方層級萎縮,今年都將回到議會討論替代方案。
台灣市場亟待透過合理立法保障外送員從業權益,但在實務層面上,確保兩造在產業將脫離紅海經營的不健康、回歸自由市場機制過程,依然保有合理的收入或產業收益模式,將相當考驗相關部會立法技術與專業諮詢的投入程度,在不犧牲任意一方的生存權益狀態下,推動產業持續發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