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06-17 10:09

烏克蘭和平峰會閉幕 中國官媒:收效甚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6-17 09:13

烏克蘭和平峰會閉幕,中國官媒稱收效甚微。(圖:Shutterstock)



瑞士在 6 月 15 日至 16 日舉行烏克蘭和平峰會,全球共有 90 多個國家的元首或代表出席,西方國家佔一半,剛剛參加完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的西方領導人,大多轉戰瑞士,為這次會議捧場。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周一(17 日)刊登的社評中指出,烏克蘭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年,戰爭有進一步擴大的危險。當務之急是儘快停火止戰,重要的是付諸行動。



《環球時報》說,西方媒體稱,這次會議的目標是就烏克蘭戰爭達成共識,「邁出和平的第一步」,但輿論普遍認為,和平希望依然很渺茫,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其實從這次烏克蘭和平峰會的各種細節中不難得到結論。它也再次反映出,如果沒有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相關和會「收效甚微」完全可以預見。

《環球時報》表示,根據一些西方媒體的報導,此次會議共向世界上 160 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發出了邀請,但具體出席名單一改再改、最終沒能過百。巴西、印度、南非等國派較低級別代表出席會議,另有其他幾十個國家缺席。西方媒體對這樣的結果流露出失望情緒,主要原因是「未能孤立俄羅斯」。

《環球時報》說,是否參加這場會議,各國都有自己的考慮。中國尊重它國獨立自主外交的權利,也堅持勸和促談的自主性。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能明顯感受到兩股力量的對抗。一股力量在試圖推動「正義對抗邪惡」的敘事,進而以「是否支持俄羅斯」為名在國際社會搞分裂和陣營對抗;另一股力量希望停火止戰,渴望推動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實現真和平。

《環球時報》強調,中方不是烏克蘭戰爭的製造者、當事方,一直為勸和奔走,為促談盡力。從《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到「六點共識」,中方立場一以貫之,而且得到不少西方國家的認同。誰在製造分裂、誰在彌合分歧,誰屬於前者、誰屬於後者,並不需要「烏克蘭和平峰會」給蓋個章才能分得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