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6-16 08:53

古代茶葉之散茶、芽茶、葉茶--3

古代茶葉之散茶、芽茶、葉茶--3
明朝葉茶的突出發展,還表現在制茶技術的革新上。元朝散茶的採制,如前引《王禎農書》所見,雖其工藝流程已頗系統、完整,但介紹的只蒸青一種,而且從高檔茶的要求來看,不免粗略。至明以後,如聞龍《茶箋》(1630年)所說,「諸名茶法多用炒,惟羅宜於蒸焙」,在制茶上,普遍改蒸青為炒青,這對芽茶和葉茶的普遍推開,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條件,同時,也使炒青等一類制茶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如明代羅廩《茶解》(1609年)的炒青技術要點載,採茶「須晴晝采;當時焙」,否則,就「色味香俱減」。采後萎調,要放在簞中,不能置於漆器及瓷器內,也「不宜見風日」。炒制時,「炒茶,鐺宜熱;焙,鐺宜溫。」具體工序是:「凡炒止可一握,候鐺微炙乎,置茶鐺中,札札有聲,急手炒勻,出之箕上薄攤,用扇扇冷,略加揉挼,再略炒,入文火鐺焙乾。」這段文字,講了殺青、攤涼、揉捻和焙於這樣一個過程,在這幾道工序中,書中指出,殺青後薄攤用扇扇冷,色澤就如翡翠,不然,就會變色。另外原料要新鮮,葉鮮膏液就具足;殺青要「初用武火急炒,以發其香,然火亦不宜太烈」;炒後「必須揉挼,揉挼則脂膏熔液」,等等。有些制茶工藝,如松蘿等茶,對採摘的茶芽還要進行一番選揀和加工,經過剔除枝梗碎葉後,「取葉腴津濃者,除筋摘片,斷蒂去尖」,然後再付炒制。所有上述這些工藝和認識,在近代茶葉科學出現之前,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傳統制茶經典性的工藝和認識,即便是現在,其許多工藝和技術要點,仍沿用於中國各種名特和高檔茶葉的製作過程之中。
明朝葉茶的獨興於時,還表現在促進和推動了其他茶類的發展上。除綠茶外,明清兩朝在黑茶、花茶、青茶和紅茶等方面,也應運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