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4-06-10 06:07

減肥減肥,越減體重越高?是你體內有濕,中醫告訴你要對症減肥!--3

減肥減肥,越減體重越高?是你體內有濕,中醫告訴你要對症減肥!--3
1、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脾主運化,脾虛則脘腹氣血升降失和,氣血壅阻不暢所致。
2、浮腫,尿少。脾氣虧虛,無力運化水濕,水濕停滯所致。
3、倦怠無力,肢體困重。脾主肌肉,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肌肉四肢無法充養。
4、動者氣短。由於氣血生化不足,每每運動則耗氣更盛,氣不足以供養心肺所致。
六、肝氣鬱結之肥胖
肝氣鬱結的形成,通常是因鬱悶,暴怒,等情志不暢的因素,導致肝臟的疏泄失職所致。肝氣鬱結證可以因氣滯而侵犯脾土,使得運化失常,故出現脘腹腫滿,腹痛泄瀉;也可以因氣鬱使津液凝聚而生痰,故出現脘腹痰滿,心煩口苦等症。
1、大便不暢。肝失疏泄,脾胃氣機升降失和。腸道氣機壅滯。
2、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肝之疏泄失常所致。
3、 月經不調。肝氣鬱結,氣血不暢,沖任失養所致。
4、失眠多夢。氣血壅滯不暢,久郁則生熱,熱擾心神。
七、氣滯血瘀
氣滯因感受風寒濕邪或因七情內傷,致使氣機運行不暢,失常。血瘀因跌打損傷,內傷出血,勞傷過度等因素,致使體內血行不暢,甚至停滯凝聚。血瘀證大多發生於氣虛衰或年高體弱患者。由於氣虛無力運血,致使血行瘀阻,疼痛,拒氨,舌紫暗等血瘀現象,並且兼有少氣,乏力,自汗等氣虛之症。
1、胸脅作痛。氣滯血瘀,氣血運行受阻,肝經循行胸脅,肝之疏泄功能失調所致。
2、月經不調或閉經。氣血運行受阻,胞脈失養所致
3、 經血色暗有塊。經血運行不暢,停滯而結聚為塊所致。
4、痛有定處。氣滯血凝,血凝不散,結聚於定點所致。
綜上所述,其實肥胖有時候不是因為你吃的多了,你還要明白你還有其他的哪些症狀,辯證認識肥胖原因,用正確藥方長期調理,人就會慢慢瘦下來。中醫覺得減肥就是一種"副效果",因為很多人本來就有其他方面的病症從而導致的虛胖浮腫。所以其實肥胖和人體其他症狀是一體的,絕不是單獨一個肥胖就能判斷,還要綜合其他信息才知道為什麼會肥胖。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