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4-06-10 06:05

減肥減肥,越減體重越高?是你體內有濕,中醫告訴你要對症減肥!--1

減肥減肥,越減體重越高?是你體內有濕,中醫告訴你要對症減肥!--1
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減肥不只是愛美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健康養生必不可少的關注重點,可是為什麼有些人為了減肥甚至都絕食,每天只喝水,結果沒想到喝水也能長胖,更有很多人亂喝各種減肥茶減肥藥,結果整個人整天都是虛弱,無力、抑鬱的狀態,別說減肥了,好好走路都難!
其實關於為什麼人會胖,古人早已有見解。元代朱丹溪曰:"肥白人多濕","肥白人必多痰"。張仲景《金匱要略》曰:"內濕,多因久病脾虛或飲食不節、貪食生冷、嗜飲酒類,損傷脾氣,以致脾陽不振,運化失司,氣化不利。"說明肥胖者與痰濕關係密切。現代中醫已研究證實:痰濕體質,是胖人的"生產基地"。
我們就來從中醫角度詳細講講7種導致肥胖的病證
一、痰濕之肥胖
由於外感或者內因等因素,致使脾胃氣虛,不能運化水濕,使其內停。停滯日久則形成痰濁。痰濁形成後又再阻礙氣機的輸布,使得氣滯,濕阻更為嚴重。因此,痰濕不僅是病理產物,其本身也是致病的因素。
1、大便不爽。濕濁停聚於胃腑腸道,重濁粘滯,阻礙腸之氣機。
2、肢體困重,動著更甚。水濕停聚,故肢體困重,氣機運行不暢,動著耗氣,故有此狀。
3、頭昏頭脹,昏昏欲睡。濕情重濁,此為濕濁內蘊,蒙閉頭面清竅。
二、脾腎陽虛之肥胖
由於飲食不節,勞倦,久瀉等因,使脾陽受損,久不愈,牽連及腎,造成脾陽腎陽皆虛,或腎陽先受虧損,命門之火不足,火不能生脾土,因而累及脾陽。
1、浮腫。脾腎虧損,無力運化水濕,水液代謝障礙,所致。
2、腹脹便溏。脾虛則脾胃運化失健,故腹脹;腎虛則氣化功能失調,故便溏。
3、畏寒畏冷。脾腎陽虛,陽氣不足,則陰寒內盛,之故。
4、疲乏無力,腰膝酸軟。脾主四肢,腎主骨,脾腎不足所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