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6-10 05:57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既沒有王朝馬漢,更沒有斬國舅殺駙馬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既沒有王朝馬漢,更沒有斬國舅殺駙馬
現實中的包拯沒有離奇的身世,既不是黑臉怪胎,也沒有什麼兄嫂。
大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的一天,安徽合肥的包府一片喜氣洋洋,因為39歲的包進士終於如願以償,夫人為他生下一子。這名嬰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包青天,由於前兩子早夭,三子包拯就成了家中的寶貝。
29歲那年,包拯被皇帝點了進士,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但包拯以父母年邁為由辭官不做,10年未曾出家門。後來先後出任知縣、知州、監察御史等官職。
1056年,包拯被調回京城開封,掌管開封府,終於,與傳說「對上號」——開封有個包青天。
然而,包拯坐鎮開封府總共一年多的時間,他的身邊,既沒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而砍國舅腦袋、殺負心駙馬、鍘親侄子包勉、打皇后鑾駕等出神入化的故事情節,就更是沒影兒的事了。
如果非要在開封任上給他找出點「名堂」,有一件事夠得上標準。
開封城裡有條惠民河,屢疏不通,雨季漲水,淹了南半城。包拯一調查,發現是因為達官顯貴們占用河道兩岸,修建豪宅,在河道中堵水建公園,導致河道不通。
包拯一聲令下,全部清除,結果,「人患」一除,水患消解。這一舉動,被京城百姓傳為佳話,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諺語。
包拯在開封府任上,鐵面無私,秉公執法,維護了京城的治安,名聲更盛,贏得了「青天」的美名。
其實,包拯的主要政績並不在開封府,也不在英明斷案,而是在一年之後,61歲的他被提拔為三司使,也就是之前張堯佐擔任過的那個職位。
包拯通過經濟財政改革,為全國百姓做了件大好事——改「科率」為「和市」,免除部分地區的「折變」,切實減輕了百姓負擔。
兩年後,拜樞密副使,又過了一年,也就是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
京城百姓莫不哀傷,宋仁宗停朝一天表示哀悼,並親自到包家悼唁。
看到他家徒四壁,衣服器用飲食仍如當年沒做官時,仁宗不禁感慨落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