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6-10 05:52

包青天是如何成名的?--1

包青天是如何成名的?--1
提起包拯,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公認的清官、好官,他總是打擊惡勢力,扶弱濟貧,人們習慣稱他為「包公」或者「包青天」。
根據《宋史》記載:當時的北宋都城汴梁,曾流傳著一段民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公」。意思是打官司沒有錢疏通關節沒有關係,還有閻王老爺和包公做主呢。可見當時包公的口碑之好。流傳到現在,關於包青天的故事很多,可見,包公在人民心中的影響之深。包大人一生斷案無數,但在他身上,卻有很多的謎團。
包公本是一位白面判官
在很多影視劇和戲曲小說里,都把包公演義成一個鐵面無私的黑臉人物,可其實包公是個白面書生。有一些包公的畫像流傳於世,這些畫像有的保存在開封的開封府里,有的保存在包公祠里,有的在北京故宮的南薰殿上等等,畫像的包公都是一個白面書生的模樣。那為什麼民間盛傳包公確實一副黑臉的模樣呢?
其實,這主要是受到了我國傳統戲劇的影響。在我國傳統藝術京劇中,習慣用臉譜來刻畫人物,表現人物的特徵,往往奸臣都是用白臉來刻畫,而黑臉代表了冷靜、嚴肅,所以包公在戲劇上便被刻畫成為了黑臉。我們看到的影視作品中,包公的額頭中間都有一個月牙,民間傳說這是包公在半夜裡可以審陰間的案子,這個月牙就是他穿梭陰陽兩界的通行證。其實在一些文字記載里並沒有「月牙」這個記載,也許他額頭上有個月牙,是為了在他那「黑臉」上有個點綴,顯得好看一些吧。包拯的身材也不是很高,連一米七都沒有。
包公是否少年成名?
包公在民間被演繹成年少有為的奇才,他在年僅不大的時候,就已經展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可以屢破奇案。其實在歷史記載中,包公並非少年成名,而是人到中年後才開始做官的。青少年時期的包拯,一直在家鄉讀書,偶爾會幫家裡干一些雜物活,或是趕牛、放羊,是一名很普通的農村百姓,那時候的他並沒有做官斷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