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4-05-26 07:04

認識腸胃要健康就要懂「腸識」--7

認識腸胃要健康就要懂「腸識」--7
不過,別因為我們的胃像個模樣笨拙的大口袋,而且消化功能也不強就小瞧它。事實上,胃體表面的細胞可以分泌三種有著重要作用的物質:黏液、鹽酸和胃蛋白酶原。
首先,黏液具有保護作用,它覆蓋在胃的表面,可以使胃免受鹽酸和酶的損傷。不管黏液層因任何原因遭到破壞,比如幽門螺桿菌感染或阿司匹林導致黏液層損傷,都會引發胃潰瘍。其次,鹽酸會在胃裡形成一種高酸環境,胃內的高酸環境可以消滅大多數細菌,成為一道可以抵禦感染的屏障,同時,這種高酸環境是胃蛋白酶分解蛋白所需要的。胃蛋白酶由胃蛋白酶原活化而來,它能分解食物中大約10%的蛋白質,還是唯一能分解膠原蛋白的酶。
膠原蛋白是一種蛋白質,是肉食的一種主要成分。很多女孩子為了保持皮膚的光滑和彈性,都會補充膠原蛋白,可是假如沒有胃蛋白酶,補再多膠原蛋白都沒用,因為根本不能被吸收。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胃是六腑的一員,和五臟中的「脾」為表里,運動特點是主通降,特性是喜潤惡燥。中醫認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水谷,現在我來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所謂「受納」,也就是接受和容納。「水谷」,也就是我們吃喝的飲食物。胃主受納,就是說胃在整個消化道中主要起著接受和容納飲食物的作用。這種「納」,不僅是容納,還有主動攝入的意思,所以也稱為「攝納」。胃能主動攝納,主要是依賴胃氣的作用,胃氣的主要作用是「通降」,也就是讓飲食下行,食下則胃空,在這種狀態下,胃才可以接納飲食,人也就會產生食慾。假如胃出毛病了,不能「通降」,食物不能順利進入十二指腸,而是滿滿地堆在胃裡,我們就會沒胃口,茶飯不思,無法「攝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