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4-05-23 11:42

1971年我退出聯合國 教廷同日召回大使

【時報-台北電】教廷目前是我國在歐洲地區唯一的邦交國,但昨日卻傳出教廷期盼在中國大陸設立辦公室,不禁讓人聯想台梵邦誼恐生變。回顧中華民國與教廷邦交史,其中最低點莫過於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不再是聯合國內代表「中國」的政府,教廷也於同日召回時任大使葛錫迪,大使館的業務改由代辦處理。 中華民國於1942年7月與教廷正式建交,1943年在羅馬設立公使館;1949年政府遷台,當時教廷並未撤回駐華公使黎培里,直到1951年,黎培里被逐出中國大陸並於同年轉往台灣,當時教廷繼續承認中華民國為代表「中國」的政府,並且在台北恢復設置教廷駐華公使館。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共一切權力並承認其為代表「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政府,教廷也於同日召回時任駐華大使葛錫迪,改派公使銜代辦駐華。 因為教廷並非聯合國成員之一,無法就2758決議的「中國代表權」問題表態,但仍秉持不承認「兩個中國」原則。而後自1985年7月起,復改派參事銜代辦駐華迄今。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指出,近年一直傳出北京可能與教廷建交的相關消息,但關鍵仍卡在主教任命權上。他提到,過去教廷就數次提到想在中國大陸設置常設辦公室,但北京立場就是明確要求需先與中華民國斷交;教廷方則是認為可先設常設辦事處,再衡量和台北關係,雙方並未達到共識。 李大中分析,教廷感情上可能仍對台灣有些考量,兩岸議題是教廷較為麻煩的權衡,但他強調,教廷是我國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雖然外交部說台梵連結仍存在,但也不是全盤都操之在我,仍應謹慎盡可能掌握狀況,沒有再丟邦交國的空間。(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蔡宗穎/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