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5-15 06:53

永遠存在的將是博物館和醫院--2

永遠存在的將是博物館和醫院--2
==壓克力之父
靈魂有了方向,但對少年許文龍來說,改善家庭物質條件更為迫切。一畢業,他便全力投入工作,看準當時台灣生育率高、小孩多,他與父兄在「沙卡里吧」租攤位賣童裝,當過漢文老師的父親許樹河,將攤位取名為「奇美行」,意味出奇制勝、衣著美麗之意,這便是日後奇美集團的名稱由來了。
但當時的少年郎豈能預知日後發展?他每週與兄長搭火車上基隆批貨載回台南買賣,然而利潤始終不高,學工科的他,又將腦筋動到塑膠工業上,開始賣起塑膠水壺、玩具,為掌握成本,他選擇不進成品,而是自己開模製造,為研發款式,許文龍特別找到在美軍家幫傭的婦人,叮囑她們,有淘汰的玩具,務必拿給自己,以此掌握美國最新的玩具式樣,依樣畫葫蘆製作。
逐漸地,許文龍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1957年,中國生產力中心舉辦「不碎玻璃技術研習會」,所謂「不碎玻璃」其實便是一種人造的透明塑料,許文龍ㄧ見此原料,便判定大有可為,決定擴大生產,並將不碎玻璃的學名「acrylic」音譯為「壓克力」,由奇美註冊商標。
1959年,許文龍創立奇美實業廠,之所以取名為「實業」,一來是當時奇美雖專做塑膠,但許文龍卻不希望公司發展被塑膠綁住,二來許文龍雖從商,但他期許自己做的是「實業」,而非買空賣空的「虛業」。
但缺乏技術,要憑空生產讓客戶滿意的壓克力,談何容易?為了學技術,許文龍四處拜託日商,保守的日商,自然讓他吃了閉門羹,直到一次,他見一名日商經理的兒子正拉小提琴,拉的五音不全,長期苦練提琴的他,便主動上前教導,日商看在眼裡,心裡吃驚,原來這台灣人居然會拉琴?兩人才拉近了距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