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4-26 07:17

台北食事/ 文 : 林 野--3

台北食事/ 文 : 林 野--3
隨着眷村的消失,三、四年級的人不由懷念吃過的私房菜,可惜目前台北市剩下的已寥寥無幾。靠近長庚醫院的「二空小館」是從台南遷徙來的,滿屋子留下食客的簽名;市民大道四段的「陸光小館」以醒目的國徽為招牌,地方不大,人多時需要併桌;台視後頭的「村子口」貼有反共抗俄標語和播放軍歌,這些館子的顧客多是退伍軍人,前來用餐是為了找回那種熟悉的感覺。
廣東人和朋友見面多選擇港式飲茶,以前西門町最早的是1958年創業的馬來亞粵菜餐廳,現在祇剩下元老級的「金獅大酒樓」仍堅持傳統的推車賣點。自從發現南勢角的華新街,喫茶談天就轉移到那裡的「祥鈺茶樓」,這條街又稱「南洋觀光美食街」,1960年代因緬甸排華,許多華僑回到中和定居,整條街盡是東南亞的異國飲食,價格相當合理,每年4月的潑水節也在此封街舉行,泰勞趨之若鶩,熱鬧非凡。
2018年底,中山堂對面有65年歷史的「隆記菜飯」忽宣告熄燈,許多老顧客趕在歇業前作最後的回味。五、六十年代一些知名的中餐館相繼被人遺忘,包括衡陽路上的「三六九」(蘇杭點心)和「陶然飯店」(潮州菜),沅陵街的「新陶芳」(客家菜),延平南路的「山西晉記」(貓耳麵、涮羊肉),以及復興橋下的「天橋飯店」(客家菜)。2019年2月,東區營運達40年,風光一時的江浙菜餐廳「永福樓」也在租金上漲的壓力下不得不揮淚打烊。
自從軍公教年金縮水,退休生活不敢再錦衣玉食,而是縮衣節食,上館子講求經濟實惠,以量制價,不至於浪費。有些機關的福利餐廳晚間對外營業,恰如其分,像是和平東路一段台電的「勵志餐廳」,以東北酸白菜火鍋遠近馳名;圓山中央廣播電台地下室的「永寶餐廳」,以山東燒雞主打招牌菜,這些寶地日久就成為三兩好友敘舊的場所。
台北的飯館食肆,故事已不多,曾是一段歲月的回憶,也是我輩茶餘飯後的話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