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04-20 06:21

2400萬元購電 台電:商業機制

2024/04/20 05:30
   

415傍晚台電度過兩次供電吃緊時刻,台電估算採購成本約2400多萬元。 (記者林菁樺攝)

「需量反應」行之多年 外界批天價 「並不公平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四月十五日傍晚因機組跳機,使供電吃緊,台電當天透過「需量反應」等措施穩定供電,最高每度購電價格達十二元,挨批「天價買電」;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昨強調,估算採購成本約二千四百多萬元,但需量反應是行之多年、運作順暢的商業機制,外界批台電高價購電並不公平。
如機位超賣時就會喊價
王耀庭解釋,台電「需量反應」措施是在緊急需要時,能以高價採購,這是運行順暢的商業機制,如同機位超賣時就會喊價。
他坦言,十五日傍晚確實因大潭、明潭電廠有事故,兩度調度緊急需要,一度電有用十元或十二元購買,才緊急call大戶幫忙,當天用電大戶有半導體、鋼鐵、石化等十幾家業者配合,台電估算約花二千四百多萬元。
事實上,台電需量反應措施實施多年,包括時間電價、計畫性、即時性調整用電措施與需量競價等,各國電業也有採行類似的作法;台電強調,並不是所有需量競價都按上限價格每度十二元得標。
台電說明,若地震造成多台機組故障,演變為大範圍停電,才會造成更大影響,以半導體龍頭台積電為例,因地震損失三十億元,「短時需量購電仍是較好選項」。
工研院長劉文雄也說,電力是複雜系統,需要設計規劃,在運轉調度方面得「尊重專業」;一年八七六○小時當中,尖峰時間僅約二百小時,要思考需要為了二百小時,去做無限制的投資嗎?
工研院長:緊急調度 非缺電
他強調,需量反應是一個觀念,讓尖峰可移轉,系統就能平衡安全,也不需要大額投資;十五日當天機組故障,但系統負載又高,請台積電大廠增加發電,就是讓系統的供需平衡,台電這是做緊急調度,「不能說是缺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