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4-12 08:33

官二代司馬遷出使外國受了氣,回頭將該國寫進史記,使其貽笑千古

官二代司馬遷出使外國受了氣,回頭將該國寫進史記,使其貽笑千古
眾所周知,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之家,在他正式接父親的班之前,他就已經入朝做了一名郎中。這是一個級別比較低的官職,但好處是可以陪在皇帝的身邊。
當時也正是漢武帝統治的極盛時期,武帝正好大喜功地頻繁組織出巡和祭祀活動。因此,司馬遷也就有了很多的機會隨漢武帝巡遊四方,這也為司馬遷後來四處尋訪寫史記的資料打下了基礎,想要寫好「萬卷書」就得走過「萬里路」。
這樣過了不久,在一次巡遊回來後,司馬遷就接受了一項很重要的任務——視察和安撫西南少數民族(還是得在領導身邊才能有表現的機會)。在這次出使的過程中,司馬遷還是有意地記錄和了解了西南地區的地理、物產以及風土人情等等信息。
司馬遷在這次出差中通過歸還其十座城的方式安撫了一個叫做「夜郎」的小國,後來這個「夜郎」小國後來就出現在了《史記·西南夷列傳》中,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成語:「夜郎自大」,可見當時這個「夜郎」小國在太史公面前一定是表現得有些倨傲,但是司馬遷還是很好地完成了這次不大不小的「外交出訪」任務,充分顯示了一個大國外交官的能力和胸懷,但是「夜郎國」的人打死也想不到這位「外交官」後來把他們的國家寫進了史書中諷刺了上千年。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舉行「封禪大典」,親率18萬人馬從長安出發,北越長城,巡行邊塞,東巡海上,禮拜嵩山,最後登上泰山。當時,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作為史官一直跟隨在漢武帝的身邊,這趟差事可不是一兩個月,一去就是好幾年,最後司馬談老先生就在出差的途中得了重病因公殉職了。
這時司馬遷也從西南出差回來了,剛好趕上了和父親見了最後一面,司馬談在彌留之際囑咐兒子要為後世留下一部史書,可見司馬談老先生就是一位有了不起的具有歷史責任感的史官,後世也應該銘記這位老太史令。
當時的漢朝有這樣一個習慣,老子做什麼工作一般情況下兒子也會子承父業。三年後,38歲的司馬遷也做上了太史令,當時的太史令除了修史工作之外,還兼管天文、氣象、曆法和占星等相關事宜,絕對的綜合性人才。
司馬遷感覺到當時所使用的曆法謬誤甚多,便向漢武帝提出要重修曆法(這在古代可是非常具有技術含量的大工程),武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之後,由司馬遷帶領一個二十多人的專家組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制定出了一部新的曆法。武帝很快便將新的曆法頒行全國,這就是《太初曆》,之後的兩千多年一直為我國所使用。
但是由於《史記》的成就太過輝煌,對後世的影響力太大,所以人們往往忘記了司馬遷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