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4-02-26 08:02

父母恩,重於山,大於天—2

父母恩,重於山,大於天—2
當我們到了成家的年齡,他們又充當了月老的角色,為我們不辭辛苦的奔波著,忙碌著,張羅著婚事。這時的他們已經是歷盡滄桑,滿頭青絲變白髮;臉上也印上了歲月的痕跡;身體也有了些許彎曲。但是卻滿臉洋溢著笑容,仿佛一生的願望,畢生的心血在這一刻得到終結。
當我們結婚後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日子而忙碌。此時,卻忽視了父母的存在,他們已無任何心愿,只求兒女平安,有空常回家看看。可是我們卻很難做到這看似最簡單的事情。
常言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每個做子女的義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孝敬父母要真心相待。犬馬為我們勞作,我們尚能給它飼養,但是它們不會尊敬人。所以我們不能像對待犬馬那樣對待父母。“孝”不只是體現在給父母吃飽喝足,我們還要尊敬他們的思想,了解他們的內心,知道它們的精神需求,物質需求。真正做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牢記父母的年齡,一方面會因高堂的健在而高興。另一方面又會為他們的入暮之年而憂懼。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不管父母怎么對待我們,我們都要好好的孝敬他們到永遠,因為他們是我們生命的源泉,生命的開始。
生兒方知父母愛,養兒方知父母恩。當初的父母就是現在的你和我。趁父母還健在的光陰,讓我們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孝心,別等父母不在的時候,才恍然大悟。“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種最深沉的悲哀。
現在讓我們再回首那首最熟悉的詩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閉上眼睛,細細品味其中的愛是如此綿延,情是如此溫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