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4-01-17 10:55

科技股擁兩利多 反彈可期

基金》【時報-台北電】2024年隨著AI浪潮的商品化、技術運用落地,全面催生AI PC、AI手機等,加上工業自動化運用的成熟發展,AI應用商機全面搶攻市占。投信法人表示,市場對停止升息與對降息的預期將延續至今年第一季,研判科技股的反彈行情仍可望延續。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李坤憲指出,看好軟體產業仍處於近十幾年來的創新週期中,且目前軟體板塊的評價低於過去五年平均,PE目前在23.3倍,大幅低於前高29.1倍,隨近期美債殖利率修正回落後,推升科技股評價持續向上。 今年AI產業邁向商用新循環,去年底美債殖利率走低,推升科技股成長力道,帶動AI相關概念股價攀創新高,但今年在進入降息循環之際,也可能出現企業支出緊縮、新增客戶放緩等疑慮,美債殖利率上、下波動情等,建議看好AI投資前景的投資人,不妨強化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的紀律,把握AI產業長趨勢行情。 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認為,隨生成式AI、智慧辦公室、元宇宙等商業市場逐步興起,IDC預估今年AI PC將逐步打開個人裝置市場。AI已成為雲端業者強化競爭力最重要的投資,AI相關資本支出將佔雲端資本支出40%,較去年25%大幅提升。今年隨企業AI應用需求的帶動下,AI伺服器的增長動能將維持強勁。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分析,美股在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預料今年股市仍將震盪向上。趨勢與操作可挑選PC、手機與記憶體等作為科技主要布局重點。也可留意生技醫療、小型軟體股、FinTech等有再次優於大盤的機會,利率自高點往下緩解評價壓力,獲利端逐步持穩。 元大S&P 500ETF研究團隊強調,美國財報周12日揭開序幕,市場預估整體成份股去年第四季獲利年增1.3%,年增超過2成產業為通訊服務、公用事業與非核心消費,今年獲利增長估以醫療保健、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居前。(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