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4-01-09 13:06

三成中風患者恐二度中風!不明原因中風需警覺 恐為卵圓孔未閉合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 ++

若經檢查確定卵圓孔未閉,可進行微創心導管手術利用導管放置關閉器封閉卵圓孔。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心臟科郭業文醫師提醒,研究發現曾發生中風合併有卵圓孔未閉,再中風風險比較高;若未積極處置,容易再度引發中風
在台灣,每年有 3~5 萬多人「腦中風」,是目前國人十大死亡率中僅次於「癌症」之第二位死因,平均每年有 1.3~1.5 萬人死亡 ,但若將不同的癌症個別統計,則腦中風超越所有單一類疾病,為最主要死因。根據台大醫院對於 1995~2000 年的腦中風個案統計分析,發現最多的是腦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約佔6至7成;另一個則是「腦內出血」,約佔2成;其他未明之腦血管疾病佔約佔2成。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生的發生率是六分之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人中風。其中有500萬人死亡,另有500萬人永久殘疾,給家庭和社區造成極大的負擔。在臺灣中風更是成人殘障的第一要因,更是使用健保資源前三名的疾病。
發生一次中風後,有三成患者會再度中風,無論肢體殘障程度、後遺症都比第一次嚴重,死亡率也更高 ;有家族病史、三高、心房顫動等都是中風高危險群。
發生中風原因很多,其中部份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史,卻時常發生找不出原因的小中風,也可能是天生的「卵圓孔未閉」引起!透過微創心導管手術將卵圓孔關閉,能降低高達97%缺血性中風再次發生的風險 ,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及早治療。
高達三成患者找不出明確病因、可能為卵圓孔未閉造成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心臟科郭業文醫師表示,血管或心臟所產生的血塊跑到腦血管就可能造成腦中風,腦中風可分出血性及缺血性兩種,以缺血性腦中風佔多數 。缺血性腦中風的病因包括:大血管粥狀硬化腦血栓、非粥狀硬化血管疾病、心源性腦栓塞等多種原因 ,但有高達約三成患者找不出明確病因 ,這些患者中又有五成合併有開放性卵圓孔(卵圓孔未閉),恐造成反覆中風,影響行動、認知等,間接增加死亡率。
兩成卵圓孔未閉而不自知 反覆中風後遺症加劇,死亡率更高
胎兒肺臟未發育完全時,回到右心房的血液會經卵圓孔進到左心房,再進入左心室,然後送往全身 。一般而言,出生5~7個月後卵圓孔會漸漸閉合,將左、右心房分隔開,若一歲之後還沒完全關閉,就叫「卵圓孔閉鎖不全」、「卵圓孔未閉」或「開放性卵圓孔」。而當血栓在靜脈中形成時,可能經卵圓孔通過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而到腦部進而造成中風。正常人有1/4~1/5沒有閉合而不自知 ,其中約1/3可能有機會出現中風,所以不能忽視卵圓孔未閉可能潛藏的危機。郭業文醫師表示,門診就曾遇過三十多歲男性發生中風,狀況僅單側肢體無力、症狀時好時壞… 看過神經內科、做過頸部超音波檢查但都找不出原因,最後來心臟內科檢查才發現是卵圓孔未閉,經過微創心導管手術後才終於解除警報。
微創心導管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有效降低再度中風的風險
若經檢查確定卵圓孔未閉,可進行微創心導管手術利用導管放置關閉器封閉卵圓孔。以前傳統外科手術傷口大、復原慢,而且有引發心律不整的風險,術後也可能出現感染、蟹足腫以及美觀等問題;現在採取微創心導管手術,傷口小、復原快、處置時間快,只要住院兩天即可出院,除了傷口輕微瘀青,或極少數出現打針造成血管損傷之外,幾乎無其他併發症,更重要的是,手術後能減少97%以上再度中風的風險。
郭業文醫師提醒,研究發現曾發生中風合併有卵圓孔未閉,再中風風險比較高;若未積極處置,容易再度引發中風,具數據顯示,第一次發生中風五年內,有三到三成五會再次中風,十年內復發的機率則高達五成左右 ,且一次比一次嚴重。然現今已有微創治療可有效治療,呼籲民眾若有不明原因反覆中風,千萬要提高警覺,懷疑是否為卵圓孔未閉所影起,盡早治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