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喜樂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3-12-31 16:46

搶救腦中風患者 健保1.13億元放寬「機械取栓術」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 ++

腦中風症狀包括: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暈眩、平衡及行走困難、口歪嘴斜、講不出話或理解能力喪失、突然吞嚥困難、突然劇烈頭痛、單眼或雙眼視覺或視野缺損等等。
每年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為爭取搶救治療關鍵時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11月1日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由原先「限前循環在發作內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充分掌握腦部血管栓塞後再灌流之黃金時間,改善病人預後,預估1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預算約1.13億元。
根據資料顯示,109年到111年每年約有4萬人因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住院,高達65%的病人無法回復原有工作或需輪椅代步,嚴重者終生臥床需人照護,造成病人與家屬極大的經濟負擔,每年家庭負擔恐高達50-100萬元。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說明,缺血性腦中風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主要是因大腦血管快速阻塞或近端大血管的血栓脫落而造成腦栓塞。中風病人是否失能關鍵在於是否能在黃金時間把血管打通。
10月放寬「rt-PA藥品」延長至4.5小時
健保署今年10月及11月陸續放寬給付條件。10月給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從3小時內使用延長到「4.5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加1600人受惠,預算約6900萬點。預估每年可降低80名中風失能的病人。
石崇良解釋,過去血栓溶解劑限定「病發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才有健保給付,是因為病患若超過黃金時間才使用溶劑的話,會有腦出血的風險,恐怕弊多於利。如今國內外的研究與臨床證據陸續出爐,健保署將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從3小時延長到4.5小時。
11月放寬「機械取栓術」延長至24小時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除了使用血栓溶解劑等藥物,也可視需要採行機械取栓手術,以支架摘取或導管抽吸方式,將血栓清除、恢復血流。105年起上述手術必須使用之特材已陸續納入健保給付,由臨床醫師視病情使用適當的取栓裝置,目前一年約有2000人次使用,健保特材支出約2.7億點。
考量部分腦中風病人因睡眠、獨居及偏鄉等原因,致未能及時送醫,錯過治療時機,11月放寬健保給付限制,延長至「24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預算約1.13億點。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連立明表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若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將可降低疾病導致中至重度殘障等後遺症。健保署積極透過滾動式調整給付規定,以符合國際臨床指引,並期腦中風病人能早期治療、改善預後以及降低失能,避免因疾病影響生計及生活品質,讓健保給付能達最佳效益,也讓臨床醫師有更多治療選擇。預估每年可降低188名中風失能的病人,2項放寬措施合計形同拯救268個家庭。


 + ++

不少病患中風後會出現與巴金森病相似的症狀,有些病患只將這些症狀當作是中風後的後遺症,未深入檢查或追蹤,就可能延誤巴金森病黃金治療期。圖片來源:Freepik
每當秋冬換季時節來臨,又進入了溫差變化大的腦中風好發高峰期。60歲多歲的李奶奶在一次中風後常感覺半邊肢體使不上力,走路也稍微受到了影響,家人當作是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只督促奶奶多運動復健,並無多想。數月後沒想到李奶奶身體狀況更加退化,頻頻出現腳步不穩或被自己絆倒等狀況,直到再次就醫才檢查出症狀竟是因罹患了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所引起。所幸使用巴金森病藥物治療後情況便逐漸改善。
STEP1知道為什麼容易混淆
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運動障礙暨失智症科主治醫師謝宗達說明,不少病患中風後會出現與巴金森病相似的症狀,如: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有些病患只將這些症狀當作是中風後的後遺症,未深入檢查或追蹤;更有歷經數年後才確診為巴金森病的個案,延誤了黃金治療期。
之所以會延誤確診,謝宗達表示,有些病患的腦部可能原本就有潛在巴金森病的退化狀況,但是症狀相對輕微,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常可能受到忽略。直到病患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出現階梯式逐步惡化的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就醫後透過神經內科醫師專業的病史詢問、臨床神經學檢查、搭配腦部影像斷層掃描,才判別出是典型巴金森病、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抑或是混合型。
STEP2分清楚症狀哪裡不同
中風後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與典型的巴金森病確實仍有不同的地方。謝宗達說,典型的巴金森病會出現靜止型的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和動作緩慢症狀,且通常是不對稱,先由單側開始,病程到了中期後會步態不穩、難以維持穩定的姿勢且容易跌倒等,為典型巴金森病的病程。
但中風後產生的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被稱為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通常是歷經多次的腦中風,且中風的位置多在腦室周圍、皮質下白質及基底核附近。主要的影響範圍是下半身,也稱為下肢巴金森症候群,症狀主要為步態不穩,也會有肢體無力、痙攣、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中風後遺症;而上肢不對稱的震顫、僵硬、動作緩慢等症狀則較少見。
STEP3了解各別的治療方式
謝宗達表示,巴金森「病」與巴金森「症候群」不同,典型的巴金森病是一種疾病;症候群則代表一群症狀,如:動作緩慢、肢體僵硬、顫抖等,這些症狀的背後產生的原因有許多種,可能是中風、藥物、感染等造成,需釐清背後造成的因素採取治療。
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治療:
類似於中風,以藥物治療並搭配復健運動,以及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如
  • 控制三高
  • 戒菸
  • 節制飲酒
  • 健康飲食
  • 規律運動
  • 控制體重
  • 良好的睡眠品質
典型巴金森病的治療:
同樣透過藥物和運動復健併行。藥物會使用兩大藥物為主,分別是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值得留意的是,典型巴金森病的治療須隨時依病程和病人的狀況做劑量的調整,病人應與醫師保持密切溝通並提出自身需求。如較年輕的病人可考慮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讓體內藥物濃度維持穩定,避免太早使用較高劑量的左旋多巴,造成藥效波動與異動症的產生。但這類的藥物,若用在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上,控制的程度有限。
無論是巴金森病或巴金森症候群,謝宗達建議,為及早發現疑似症狀並確診,可參考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的「巴金森手指檢測」或「巴金森自我評估量表」進行檢測。中風後積極控制導致中風的因子,就能減輕日後再次中風造成的傷害,降低演變成血管性巴金森症候群的機率。
《巴金森病88問》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
免費閱讀>>>https://bit.ly/3QG0hIQ
圖文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