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價值投資   發佈於 2023-12-21 10:02

IBM推新量子處理器「蒼鷺」及首台模組化量子電腦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IBM日前在一年一度的量子高峰會上推出代號為「蒼鷺」的IBM Quantum Heron處理器,達到實用規模、全新量子處理器系列中的首款產品。其架構歷經四年設計、研發,是IBM目前性能最高、錯誤率最低的一款量子處理器。IBM還發佈了Qiskit Patterns,此為讓量子開發人員能夠更輕鬆地撰寫代碼的機制。它基於一系列工具,可以簡單地映射經典問題,Qiskit針對量子電路優化,使用Qiskit Runtime執行這些電路,對結果進行後處理。 透過Qiskit Patterns的協助,再與Quantum Serverless結合,使用者可以在雲端或地端等不同的環境裡,建置、部署和執行整合了經典運算和量子運算的工作流。上述所有工具已經模組化,讓使用者更輕鬆地編寫和運行量子演算法。 IBM率先在watsonx平台上將生成式AI技術用於量子代碼編程,協助自動開發用於Qiskit的量子代碼。這將透過IBM Granite模型系列的微調來實現。IBM副總裁暨IBM院士Jay Gambetta認為:「生成式AI和量子運算都到達了轉折點,讓我們有機會使用watsonx可信任的基礎模型框架,簡化量子演算法的構建方式,進行實用級量子研發工作。這是朝向普及量子運算的取得方式、以及讓更多使用者可以一同使用它來進行科研的重要突破。」 IBM並推出第一台模組化量子電腦IBM Quantum System Two,也是IBM以量子為中心的超級運算架構的基礎。落腳在美國紐約的首套IBM Quantum System Two已上線運行,配備三個IBM Heron處理器,可支援電子控制系統。 隨著這項關鍵產品問世,以及量子硬體、理論和軟體領域的各種創新成果,IBM將其量子研發計畫延伸到2033年,並制定了新的目標,希望大幅度提升量子門運作的質量-增加可運行量子電路的規模,擴展量子運算可釋出的潛力規模。 IBM資深副總裁暨IBM研究院院長Dario Gil表示:「如今是量子電腦可以被用來證明科學無限可能的時代。IBM持續探討量子系統如何利用模組化架構來擴充與創造商業價值,也不斷提升實用級量子科技的品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量子客戶以及合作夥伴協作,一同為更複雜難解的議題尋找解決方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