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3-11-30 22:30
英國承諾到2030年為汽車業提供逾20億英鎊新資金,支持電池供應鏈
英國發布電池策略,到2030年將提供汽車業超過20億英鎊新資金支持電池供應鏈製造及研發
一、英國商業暨貿易部於11月26日發布英國電池策略(UK battery strategy),提出到2030年擁有具全球競爭力的電池供應鏈願景,強調電池在英國能源轉型和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目標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並承諾到2030年為汽車業提供超過20億英鎊新資金,支持電池供應鏈製造及研發,以及預計到2040年,電池產業將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大部分將位於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以外的地區。
二、英國具下列優勢,並已吸引包括印度塔塔集團將在英國投資40億英鎊建設歐洲最大的電池超級工廠,以及日產汽車(Nissan)及中國遠景集團旗下之AESC車用電池公司在Nissan英國Sunderland工廠擴大投資設置電池及電動車製造中心:
(一)創新:英國在優化電池化學的研發居全球關鍵地位,工業電池研究品質位居世界第三位;
(二)新創企業:擁有領先的電動車電池新創企業生態系統,其企業價值居歐洲第二位及全球第四位。
(三)汽車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價值在歐洲產值排名第二(僅次於德國),年營業額達700 億英鎊,並僱用約16萬6,000名員工。
三、為達成上述願景,英國將採「設計-建造-永續」(design-build-sustain)之方式推動:
(一)「設計」係以英國領先的研發及創新能量為基礎,設計與開發未來電池。推動方向為持續支持電池價值鏈的創新;探討創新融資機制,擴大對電池技術領域的企業支持規模;維持嚴格的電池安全及產品標準。
(二)「建造」係與國內產業及國際夥伴合作,增強英國電池製造供應鏈韌性。推動方向為透過汽車轉型基金(Automotive Transformation Fund )及英國關鍵礦物策略(UK Critical Minerals Strategy),加強英國供應鏈韌性;透過國際合作開拓新市場;持續支持高耗能產業加快節能降耗;確保規劃及相關改革有利於新興市場電池業。
(三)「永續」係推動整個電池供應鏈(從原材料到報廢及回收)永續發展。推動方向為促進電池產業所需技術研發;減少在國際綠色貿易合作方面之障礙;訂定促進成長監管及產業標準,獎勵循環經濟投資。
四、英國政府將採取的15項優先事項:
(一)持續對零碳排汽車、電池及其供應鏈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包括在五年內投入超過20億英鎊新資金。
(二)持續對跨領域應用和電池供應鏈等關鍵領域研究和創新活動提供持續、一致、有針對性的大規模支持。
(三)額外投資3,800萬英鎊,升級英國電池產業中心(UK Battery Industrialisation Centre)的研發設施,提升新產品研發及未來技術開發量能。
(四)投資1200萬英鎊在West Midlands地區設置先進材料電池產業化中心(Advanced Materials Battery Industrialisation Centre),以彌合實驗室研究和商業生產間的差距。
(五)對20項透過競賽選拔之研發項目補助1,100 萬英鎊,支持開發整個電池價值鏈的技術,例如提高電池性能的人工智慧和數位工具及改進的回收技術等。
(六)持續爭取國際領先的電池和電動車製造商在英設立研發中心的機會。
(七)研擬新的金融機制以支持電池新創企業。
(八)擴大關鍵礦物貿易的市場進入機會,並持續洽談新的自由貿易協定,並促進國際制定供應鏈標準。
(九)透過現有及新的方式研議電池國際合作的選項。
(十)創造吸引外商的投資環境,同時保護本國業者的利益。
(十一)持續與產業、能源監管機構及網路公司合作,採取必要措施,加速策略性投資,打造高效靈活的管理網絡。
(十二)確保電池製造技能培訓的品質。
(十三)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將持續透過公眾諮詢,與電池供應鏈合作,評估對整個生態系的影響。
(十四)持續開發回收再利用方法,並促進制定國際標準制定。
(十五)成立電池策略工作小組,提供策略建議及確保供應韌性。
五、此外,電池生產跨越多個大陸之複雜供應鏈,英國與多數國家相同係透過進口滿足其國內電池需求,目前中國為英國所有應用的鋰離子電池最大進口來源國,2022 年,英國進口約18億英鎊鋰離子電池組(lithium-ion battery packs),其中約9億英鎊來自中國、3億英鎊來自德國及1億英鎊來自日本,而電池為現代技術的關鍵零件,確保對電池供應鏈的投資對經濟安全甚為關鍵。(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