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洞人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3-11-24 14:39

OpenAI大亂鬥 奧特曼成賈伯斯第二?

OpenAI大亂鬥 奧特曼成賈伯斯第二?
OpenAI在開除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後,劇情幾經反轉,最後在各界角力後,奧特曼即將重新回歸OpenAI。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OpenAI董事會無預警開除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成為全球科技圈最熱門的話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各方的角力,這場矽谷大政變劇情高潮迭起,已知的劇情是OpenAI鐵三角崩解成了定局,而最新的發展是奧特曼即將王者回歸。
在這場驚世大戲當中,除了時間軸上廣為人知的脈絡,OpenAI未來將如何發展令人好奇,在奧克曼重新回歸後,OpenAI面臨的內外夾擊會是一時風雨所帶來的波動,還是將AI領頭羊的位子拱手讓人?此外,奧特曼的「被離職」似乎讓人看到早期蘋果賈伯斯的身影、董事會大換血找來美國前財長桑默斯的盤算又是什麼,都值得市場觀察。
OpenAI之亂延燒科技圈 鐵三角為何崩解?
OpenAI是由奧特曼、布洛克曼與蘇茲克維三人在2015年成立時,他們共同理想是創造與開發安全與有益人類的AI能力。但隨著ChatGPT在2022年推出,並在全球引領AI熱潮後,被視為OpenAI鐵三角的三人在理念上開始陷入分歧。
據消息人士透露,蘇茲克維對奧特曼在沒有充分安全審查下,就匆忙把技術推向市場的做法多所抱怨。奧特曼一意孤行、盲目追求利潤的野心,也讓部分董事感到憂心。
不過,布洛克曼卻始終與奧特曼站在同一陣營。特別是奧特曼在本月初OpenAI首屆開發者大會上提到GPT商店與收入分成,更是踩到底線,與OpenAI最初的使命背道而馳。
與奧特曼的野心創業家性格相比,蘇茲克維就宛如是名理想家。他過去曾表示對AI在未來幾年造成危險感到擔憂,因此他在今夏成立團隊,尋求解決方案,避免AI系統做出危害人類的行為。
當然,安全性問題也只是奧特曼「被離職」的一種說法。據路透報導,消息人士指出,在奧特曼被開除前幾天,OpenAI多名研究員便已致函董事會警告,信件內容是有關一項Q*計畫的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據表示,目前生成式AI是利用統計預測下一個單詞以產生回覆內容,故同一個問題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而這套名為Q*的AI新模型能解決特定數學問題,雖然現階段僅達小學程度,但克服數學意味者將擁有邏輯力及強大的推理能力,這也是多名研究員警告可能威脅人類的原因。
此外,OpenAI董事會最新名單顯示,共同創辦人暨Quora執行長Adam D’Angelo將留任董事,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爆料,Adam D’Angelo可能是執導這齣逼宮大戲的導演。
Adam D’Angelo近一年專注在AI項目Poe上,Poe是一個可以提供AI機器人使用的瀏覽器,但OpenAI卻在開發者大會推出了一個類似的平台,而這也導致OpenAI與Poe的業務重疊狀況嚴重。
回顧OpenAI首度與奧特曼商談回歸計畫時,Adam D’Angelo態度強硬作梗,並持續為OpenAI尋找新的CEO,市場也因此猜測,做為競爭對手,讓奧特曼走人可能是Adam D’Angelo報復的手段。倘若這個財測為真,那麼續留董事會的Adam D’Angelo可能持續為奧特曼帶來隱患。
董事會大換血 美前財長桑默斯角色玩味?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將加入OpenAI董事會擔任董事。圖/美聯社
這場政變在各方角力之下,劇情不斷反轉再反轉,隨著奧特曼的回歸暫時告一段落。其中作為奧特曼回歸的先決條件是解散下架他的董事會成員,從目前已確定的新董事會成員名單來看,目前可以確定的是Salesforce前任共同執行長泰勒(Bret Taylor )和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將加入該公司董事會,共同創辦人暨Quora執行長Adam D’Angelo將留任董事。
其中桑默斯的現身可謂相對「另類」,桑默斯跟AI可能難以讓人連結。據媒體分析,OpenAI在這個時間點找來桑默斯擔任董事會成員,可能與OpenAI逐漸受到政府關注,桑默斯將更有效的建構OpenAI與政府、企業及學界的聯繫,對於OpenAI具重要的戰略意義。
桑默斯頂著麻省理工科學學士、哈佛經濟系博士的光環,29歲就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並在36隨出任世銀首席經濟學家,並在柯林頓政府時期出任財政部長,歐巴馬政府時期執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並在應對經濟衰退的政策發揮關鍵作用。
桑默斯在華爾街及白宮人脈深且廣,擔任OpenAI董事後,桑默斯預計將被賦予強化公司治理的任務,並有助降低監管疑慮。對於AI看法,桑默斯基本上聚焦在AI對勞動市場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OpenAI這場鬧劇中,奧特曼的經歷可以說複製了賈伯斯的遭遇,此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曾以CEO的身分中箭落馬。圖/美聯社
奧特曼的經歷 複製馬斯克、賈伯斯的遭遇
事實上,從CEO的位子被逼宮下架的經歷並非奧特曼獨有,許多人將40年前蘋果董事會將賈伯斯(Steve Jobs)從蘋果驅逐的經歷對照,OpenAI這場鬧劇中,奧特曼的經歷可以說複製了賈伯斯的遭遇,此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曾以CEO的身分中箭落馬。
彭博媒體人萬斯(Ashlee Vance)日前於X發文表示,「這就像是當初蘋果解雇賈伯斯一樣,只不過時間點是在iPhone成為史上最熱銷的品牌後。」
蘋果董事會於1985年將賈伯斯從蘋果驅逐而出,1996年,賈伯斯重新掌舵蘋果,期間陸續推出iMac、iPhone、iPod等產品線,一手將蘋果推上國際舞台,並建立強大的品牌光環。值得注意的是,在賈伯斯消失的10餘年,蘋果的產品力可謂每況愈下,在前景岌岌可危之下,賈伯斯才得以抓住機會,以王者之姿光榮回歸。
1999年,馬斯克成立一家名為X.com的金融服務公司,而後與矽谷知名投資家Peter Thiel新創的Confinity 合併為今天的 PayPal。兩家公司合併後仍以X.com為名,然而雙方人馬在許多決策上常有意見分歧,也因此醞釀了一場企業內的鬥爭,結果是馬斯克從CEO的位子被迫下台,而且馬斯克還是在蜜月期間遭遇奇襲。馬斯克2007年談及此事曾表示,雖然對於這段過往感到受傷,但認為人生太短,無須記恨太久。
OpenAI宮鬥落幕 AI領頭羊換誰當?
OpenAI這個點燃生成式AI的火種,讓AI成為現下投資市場的顯學,但卻並不被認為是最大的獲利者。
根據PwC Global的預測,隨著AI蔚為風潮,形成促進經濟成長的一股大趨勢,7年之內,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多達15.7兆美元。面對如此大的商機,勢必將造就一些贏家,輝達就是一個最明顯例子,輝達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將近240%。
輝達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為181.2億美元,年增206%,優於分析師預期的160.9億美元,且遠超其自身的指引範圍156.8億至163.2億美元;EPS為4.02美元,年增593%,亦大幅優於分析師預期的3.36美元;毛利率為75.0%,較上季上升3.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個百分點,高於該公司指引區間72%至73%;預估本季營收將達到200億美元,相當於預期營收年增231%,毛利率預估將達到75.5%。
市場分析機構FactSet在研究報告中預期,標普500指數第三季獲利年增幅4.3%,這是去年第三季以來標普500指數首度締造獲利年成長,主要就是受到輝達獲利增長的推動,因為若是將輝達排除在外,標普500指數第三季獲利跌幅將從前一季的0.4%擴大至1.8%。
MarketWatch更點名,除了輝達之外,包括IBM、ServiceNow、甲骨文、Alphabet、亞馬遜、微軟等,將分食AI市場的大餅。
MarketWatch報導分析,IBM已推出企業級AI平台Watsonx,提供一個橫跨企業雲端系統提供AI訓練、部署和支援的完整技術堆疊,企業可運用這套工具來打造符合自己特殊需求的AI功能。ServiceNow已併購11家AI相關公司,如今正把生成式AI技術引進所有工作流程軟體。甲骨文代管企業用戶的雲端資料庫,擁有龐大的企業雲端資料庫,有利於甲骨文向他們銷售AI服務與機器學習服務。
佈局AI歷史最久的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買下DeepMind後使其AI技術陣容大幅升級,DeepMind可從過往經驗學習,無需預先程式化,幾乎可用於任何用途。亞馬遜的Bedrock協助客戶打造生成式AI應用,可無縫整合至AWS,協助客戶加速處理工作負載,該公司是最大的雲端基礎設施服務供應商,用戶不必購買其他昂貴的軟體,即可透過亞馬遜取得服務。
最後,則是捲入OpenAI這場宮鬥的微軟。微軟是OpenAI的大股東,在去年ChatGPT引爆AI熱潮後,讓微軟佔有優勢,目前微軟已把生成式AI整合至旗下儘可能多的軟體,包括Windows作業系統、Bing搜尋引擎、開發工具等,同時也升級雲端平台Azure功能,賦予企業用自己的資料與OpenAI結合的能力,藉此吸引企業用微軟的雲端工具打造客製化模型,先讓客戶習慣使用,日後再向銷售更多服務。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