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6-25 00:51

新聞幕後〉早收捨PE和PVC 都是因為競爭對手是日韓

兩岸網台北6月24日報導兩岸兩會今天完成ECFA和IPR磋商,台灣取得539項貨品早收清單,大陸取得267項,不過台灣僅爭取到PP底下的兩項項目,PE、PVC等沒有取得;工具機部分,台灣爭取到數控機床。
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說,台灣業界高度關注早收當的石化業,大陸在化工類別同意109項,貿易額約60.7億美元,占相當大規模,其中超過1億美元的石化產品,就達到19項之多,總計超過39.8億美元,其中包括航空煤油進口額達4.5億美元,六二甲苯進口額4.3億美元,丙烯進口額4.2億美元。
工具機部分,鄭立中說,大陸方面同意154項,貿易額達28.5億美元;電子產品占42項,貿易額為17.7億美元;機械類共112項,貿易額達10.8億美元;特別是數控機床部分,考慮台業者需要,早收清單共19項,貿易額達2.4億美元。
雖然大陸一直強調對台讓利,不過大陸面對自己產業發展,尤其是面對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壓力,大陸公信部始終不願退讓,到最後台灣在意的PP、PVC、PE等項目,只爭取到PP其中的兩項。
負責兩岸ECFA談判官員解釋,「總不能因為沒有爭取到PE和PVC,就整個(ECFA)不要了,談判一定要有取有捨。」
至於為何是「取PP」,而非「取PE或PVC」,經貿官員解釋,兩岸談判時分析過,台灣出口PP主要競爭對手是東協、新加坡和泰國等國家,競爭尤為激烈,台灣出口PE、PVC則是和日、韓競爭,所以早收清單才會先以PP為主。
鄭立中對此解釋,兩岸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總量大陸是大,但就人均水平研發及競爭力方面,兩岸仍有差距。石化、機械等台灣優勢產業,對於大陸而言仍處發展階段其競爭力較弱。台灣業界及台灣方面應有同理心,給大陸弱勢產業有緩衝及適應期,避免造成較大的衝擊,同樣地,大陸對台灣之弱勢及中小產業,大陸都給予承諾不對台弱勢產業造成太大的衝擊。
鄭立中也再次強調,早收只是框架協議實施的第一步,不可能1次解決所有問題,於框架協議簽署後,會進一步就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進行商談,解決非早收計劃產品及服務業的降稅及市場開放的問題。(記者:劉曉霞)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