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3-08-15 16:09

金融界危機不斷 中國信託業巨頭陷財務困境

金融界危機不斷 中國信託業巨頭陷財務困境

杜宗熹
2023年8月15日 週二 下午3:39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碧桂園等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出現危機後,又有消息指出中國最大私人信託公司之一、中植集團旗下的中融信託,近期未能完成投資產品的兌付,引發金融圈益發憂慮中國信託業的財務危機,以及已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總體經濟狀況。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融信託公司上週未能完成部分理財產品兌付。根據公開資訊,在上海A股上市的的金博股份(KBC Corporation)和南都物業(Nacity Property Service Group)皆表示中融逾期兌付。據估計,中融信託至少有約人民幣3500億元的信託產品已被暫停支付。
根據彭博社,中融2022年的年報顯示,2022年其業務面臨「較高水平」信用風險,因為交易方的流動性壓力和再融資方面的困難,削弱了其支付能力。中融今年的財報則顯示,在其信託資產中,房地產佔比為11%,其次是工業信託資產的42%和金融機構信託資產的33%。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植集團成立於1995年,現已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私營企業,涉足金融業、礦業等各個領域。中植是中融信託的第2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33%。
金融界人士:大家都預期中融會爆
中國金融圈一位高階主管王女士(化名)向DW表示,「大家都預期它(中融)會爆(危機)」,反而這麼晚才爆發危機「令人意外」。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人周先生(化名)也同意這個看法,他告訴DW,「(中融的財務危機),基本上就是看可以遮多久」 。
周先生解釋,受到資金吃緊影響,很多常規的融資手段已無法滿足中國中小企業的需求,因此金融圈重複融資的比例很高。但中國的信託業面臨來自銀行業的競爭,導致他們只能去找更小型和財務情況更不佳的客戶。因此,周先生預期,「(信託業)不良資產和支付逾期,會在未來12個月內大幅增加」。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教授陳弘信告訴DW,投資「中植系」公司的大多是其他的公司,而且最低投資的門檻很高,有些項目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雖說這樣的門檻對散戶影響不大,但他預計,今年很多公司的應收帳款都會受到影響,「(投資「中植系」的公司)今年的財報肯定不太好受」 。
中國信託業「壓力山大」
並不只有投資者對中融可能破產而感到恐慌。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已經成立了一個工作組,來研究中植系任何可能的危機蔓延,而中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也正在審查中植系的風險。
彭博社指出,中植的信託部門去年購買了一些房地產的股份,希望押注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反彈,但反彈迄今為止尚未實現。
根據數據服務商Use Trust的數據,截至7月31日為止,今年以來中國共有106個信託產品違約,總價值約440億元人民幣,其中房地產類的投資佔了74%。Use Trust的數據還顯示,僅中融今年就有270個產品到期,總金額達人民幣395億元。
中國國家金融監管局、中融信託及中植集團,皆未回應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多重危機一次爆發
各種金融風險交織在一起,給中國政府增加了龐大的壓力。近期,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碧桂園正處於違約邊緣;此外,上個月中國銀行新增貸款量跌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也顯示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減弱。
中國的信託業歷來是房地產商重要的資金來源,而房地產業推動了中國超過四分之一的經濟活動,但近期也出現數十家房地產商違約。
中植集團對房地產市場的總體曝險仍難以衡量,但任何的延遲付款,都可能被視為中國房地產和經濟困境更加廣泛蔓延的跡象。
在中國房地產業陷入惡性循環之際,民眾購房意願也降低,衝擊開發商現金流。中國金融圈高階主管王女士告訴DW,「(中國房地產問題)爆很久了,(大家)觀察碧桂園吧」。
私募基金經理人周先生則認為,中國這次爆發的經濟危機,很可能是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2008年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以及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混合版,他引用著名的廣告台詞對DW說,這是「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