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1/95/19596.jpg)
-
倩女幽魂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6-09 16:07
中國的未來
本帖最後由 倩女幽魂 於 10-06-09 16:11 編輯
中國過去過度仰賴出口及投資作為經濟成長動能,在歷經金融海嘯後,中國2008 年及2009年出口分別為17.5%及-16%,為維持中國經濟成長動能不墬,中國在2008 年底陸續推出四萬億人民幣振興經濟措施、汽車下鄉、家電下鄉等舉措,透過政府補貼及投資來促進民生消費及基礎建設。
就結果來看,2009 年中國GDP 年增率成功達到8.7%,超越政府原定8%保增長的目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15.5%,達12.5 兆人民幣;汽車銷量年45.5%,達1,362 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市場;中國水泥需求量達16.3 億噸,全球比重逾五成;中國鋼鐵需求量年增18.8%,達5.3 億噸,全球比重47.7%。以上數據顯示出中國2009 年的經濟動能的支撐來自內需而非出口,長線來看中國將逐步從「世界工廠」走向「消費大國」。
內需動能何在?經濟成長、城鎮化提生、人口紅利、基本工資調漲
經濟高度成長:中國經濟持續維持8%的成長,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費性支出維持8%以上的成長,中國人民消費力的提升成為內需成長的重要動能。
城鎮化持續提高:根據聯合國資料,中國城鎮化比率自2000 年的35.8 提升至2010年的47%,略高於開發中國家平均的45.1%,但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的75.2%,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高收入城鎮人口可望持續提升,且城鎮人口的消費習慣及能力迥異於鄉村人口,不但對於民生產品消費能力強,對於汽車、消費性電子產品或其他奢侈品消費能力更為強勁,預估2015 年中國城鎮化比率將逾50%。
人口紅利達高峰:中國於1980 年實施一胎化政策至今,家庭往往是六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養一人,使的年輕的一代備受呵護寵愛,因此消費能力異常強勁,完全反應在近幾年中國百貨零售或汽車銷售等奢侈品上成長動能強勁,聯合國預估2010 年中國扶養比自1965 年高峰的79.7%下滑至目前的僅39.1%,較低的扶養比使中國青壯年人口負擔更少,消費能力更強。長線來看,隨著目前的青壯人口老化,人口比重較少的年輕一代逐步成為整體社會經濟的重要來源,因此預期中國的消費習慣在未來10年將出現重大改變,預期未來生技醫療的需求可望提高。
基本工資調漲:2010 年中國各地調漲基本工資,大部分漲幅都有10%以上,台商較多的地區如上海漲幅達16.7%、江蘇漲幅達12.9%、廣東漲幅達19.8%、福建漲幅達20%。基本工資調漲亦強化人民的消費實力及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