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5/36/53699.jpg)
-
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3-05-23 10:25
新興亞股反彈 台、陸後市看俏
基金》【時報-台北電】美國債務上限僵局有望緩解,市場情緒轉向樂觀,帶動多數新興亞股上周反彈。投信法人表示,看好相對看好評價偏低,基本面逐漸回溫,後市相對有補漲空間的陸股,及時序進入5月底股東會、除權息旺季,台股有望帶來一波有利行情。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游欣穎分析,陸股後續有補漲空間,大陸一季度企業盈利增速有望逐步自底部回升,從歷史經驗來看,PMI走勢與GDP增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走勢較為一致,前期市場擔憂「強預期,弱現實」,促使A股市場走勢疲弱。但隨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市場信心將逐步建立,有望擺脫弱勢重回上行軌道,加上貨幣政策相較全球寬鬆,官方加大刺激內需抵禦疲弱的外銷,經濟成長率較其他新興市場佳,建議逢低分批布局。 游欣穎指出,中長線來看,超額儲蓄有望轉化為A股增量資金,去年大陸新增儲蓄達人民幣17.8兆元、創歷史新高,較前三年平均每年人民幣10兆元的規模高出80%,居民儲蓄可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後續操作看好數字經濟相關的計算機、電子行業,新能源也受惠業績增長迎來反彈,整體後市不看淡。 中信上櫃ESG 30 ETF經理人張嘉祐認為,美國科技股補漲帶動台股電子族群表現,上周三大法人同步加碼攻克「萬六」,成交量也溫和放大,並站上72天大箱型的壓力區間,緊接著5月底將進入股東會、除權息旺季,有望對台股帶來有利行情。 張嘉祐強調,近期美國大型企業相繼召開法說會,AI為成市場焦點,預計AI應用未來將會成為支撐市場的主要題材,隨議題逐漸發酵,具有領先技術的台廠,如半導體產業,都有望在未來取得商機。產業庫存消化也有望在第二季底完成,下半年在新應用需求擴大的情況下,台廠的訂單預計將會有所成長。儘管需求成長的不確定性及供應鍵調整,仍影響市場氛圍,行情震盪難免,但也正是伺機布局的好時點,建議聚焦長線題材的通訊、資訊科技、半導體、ESG、新能源及電動車等。(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