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珮均報導
與環境互利共生! 「防疫一體」護健康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日前與衛生福利部共同舉辦「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暨蚊媒病防疫成果發表會」。此次發表會報告主題包含積極拓展東南亞防疫合作,以落實政府新南向政策、堅守抗藥性研究監測,建構人類與環境「防疫一體」,以及建置疫苗生產平台,提升國家疫苗自製能量。
拓展東南亞防疫合作 落實政府新南向政策
感疫所李敏西研究員分享成功建立「亞太腸病毒偵測網絡」之合作心得。因應目前國內疫苗廠已完成腸病毒A71型(EV-A71)疫苗的第2期臨床試驗,未來關鍵且艱鉅的第3期臨床保護力試驗,必須招募數千名健康嬰幼兒,通過後才能取得正式上市許可,然而台灣已成為少子化的國家,未來若能與新生兒人數多且腸病毒71型高度流行的東南亞國家合作,可加速評估疫苗的臨床保護效果,加緊疫苗開發腳步,並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
堅守抗藥性研究監測 以達人類與環境「防疫一體」
近年來,多重抗藥性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增加,導致多粘菌素(colistin)的復甦,使其成為最後的治療選擇。感疫所郭書辰醫師說,過去醫院內為了因應超級細菌問題,每年藥費高達六十億元,但經過我國醫界與衛生單位遵循國際準則,以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及國人配合攜手對抗超級細菌,仍可有效降低抗藥性問題。
近年來加護病房感染率皆顯著降低,而成效最為顯著的一個例子是疾管署推動「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成功降低加護病房血流感染;此外,黴菌抗藥性的監測成果,則可做為推動減少農業殺真菌劑使用政策的重要參考資料,達成人類與環境「防疫一體」的目標。
建構疫苗生產平台 提升國家疫苗自製能量
國衛院表示,感疫所生物製劑廠已通過上市藥製造PIC/S GMP查核的有卡介苗及抗蛇毒血清等2類產品,並已開發數種疫苗進入台灣臨床試驗,且已開發H5N1、H1N1及H7N9新型流感,未來若遇緊急疫情可立即啟動。
此外,針對國人最擔心的嚴重腸病毒71型感染,感疫所周彥宏副研究員研究團隊經過3年研發,搶先全球利用黏膜性載體攜帶驅動腸病毒顆粒基因構成的「廣效型腸病毒疫苗」,現已完成動物實驗,未來通過臨床試驗後,此疫苗可經鼻吸入,針對嬰幼兒與老年人進行預防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