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子 放長假2轉待命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5-20 14:45

坑殺小股東?上市櫃減資3000億元 金管會將查是否異常

上市櫃公司出現史上最大規模減資潮,總計減資金額超過3000億元,其中因彌補虧損而減資企業達54家,今(20)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引發關注,質疑有些公司藉機坑殺小股東,對此,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強調,對於異常減資情況會進行了解;證交所董事長薛琦也表示,已針對大額減資公司了解其經營狀況。
據了解,今年至5月19日止,共有82家上市櫃公司公告減資,總計減資超過3000億元,無論家數、金額都創新高,而且因彌補虧損而減資企業共54家,其中減資幅度最高的是智基科技 (6294) ,減掉97.03%的股本;大同集團算是「減資王」,旗下華映 (2475) 減資近1000億元,減資比例逾6成,而大同 (2371) 則減資321億元,減資比例也有近6成, 2家公司就減掉1300多億元。
立委林德福、賴士葆、羅淑蕾等皆關切,此次上市櫃公司史上最大的減資潮是否有些是在藉機坑殺小股東?是否意味上市櫃公司的經營大環境出現困難?
陳裕璋表示,減資是公司經營上的考量,若資本不需用這麼多,剩餘資金用這方法提供給投資人,也是正常方式,而且公司若有虧損,股票就無法達到帳面價格,若不減資,要發新股會有問題,因此,藉由減資把歷年虧損先填補起來、再引資,這是公司正常理財行為,且為了公司永續經營,這也是在商業上可以准許的手段,而且從帳面價值來看,股東不會受影響。
不過,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有些公司減資達97%,只剩3%資本額,這不是用「正常理財行為」就能帶過,老百姓無法接受,這波減資潮通通都正常嗎?要求金管會是不是該查一下,看看有無企業利用減少彌補虧損而有利益輸送、五鬼搬運?
對此,陳裕璋強調,「這現象我們應該要注意,也會要求相關機關做好資訊揭露,對於個案若有不法行為,金管會可以進行了解。」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也表示,減資97%實際上與破產差不多,在減資潮還沒公開之前,證交所已針對方大額減資公司了解,除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外,還包括公司向銀行貸款的情況及公司在減資後所採行因應策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