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3-04-25 11:08

迎除息行情 基建指數漲相佳

基金》【時報-台北電】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具備防禦特性且擁有穩定現金流,在市場波動時,基礎建設投資價值愈受關注,且統計顯示,當10年公債殖利率走低,基建指數上漲即有感,尤其每年第二季為公用事業除息密度最高的期間,有機會參與除息及填息行情。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表示,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具備防禦特性,且擁有穩定現金流,加上新產業趨勢加持,如能源轉型、新投資計畫、政府政策補貼等,研判獲利成長可望持續提升,近期更吸引穩健資金避險流入。 林志映強調,下半年有不少歐美公用事業股逢年度議約期,考量通膨壓力、成本調整、政策補貼等,基礎產業擁有優勢議約條件,林志映說明,下半年相關公用事業股在議約期消息利多加持下,可望帶動相關個股的股價動能。 觀察公用事業個股全年度的股息發放分布情形發現,每年第二季為公用事業除息密度最高的期間且第二季的個股平均股息率相對較高,其中現金流穩健、財報體質優異標的,更有機會掌握填息行情,更適合把握上半年股價整理期分批建立投資部位,掌握公用基礎長線需求商機。 永豐ESG全球數位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認為,通膨降溫、Fed升息進入尾聲,美國公債殖利率已終結年初以來的彈升格局,過去1個月甚至大幅走低65基點。根據歷史經驗,當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在1個月內走低逾60基本點時,MSCI全球基礎建設指數後1個月至12個月平均皆上漲,將時間拉長,漲幅愈耀眼,隨公債殖利率大幅走低,將有助於基礎建設產業擺脫2月以來下跌的陰霾,再次啟動反彈攻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因應全球朝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讓基礎建設產業除了防禦,更多了成長動能,根據國際能源署2050年淨零排放報告預估,每年電力產業資本支出將從8000億美元增長至2.5兆美元,許多受監管公用事業未來數年的平均獲利年增率預估將介於5%至8%,讓基礎建設產業兼具高股利、股利穩健成長和股價增值的三重利基,建議投資人可將基礎建設產業型基金列入投資組合的一環。(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