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3-03-24 08:37

推翻肥胖悖論:當不用BMI作衡量指標時 肥胖「健康益處」消失

2023-03-23 18:12:33 元氣網 / 編輯辜子桓整理
過去有一說法認為,如果患有心臟病的人超重或肥胖,被認為比正常體重的人更不可能住院或死亡,不過一項新研究推翻此一「肥胖悖論」的論點。
圖/ingimage

【本文重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肥胖悖論不存在。該悖論之前認為,身體質量指數(BMI)較高的患有心臟病的人比正常體重的人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更低。然而,新研究發現,這可能是因為BMI未考慮體脂在體內的位置或相對於肌肉量和骨重量的比例而造成的。

相反,腰圍身高比(Waist-Height Ratio)更能反映身體脂肪過多對心血管健康的風險。這項研究強調了該比值的重要性,以利用它來用於相關領域的診斷和治療。--by ChatGPT
過去有一說法認為,如果患有心臟病的人超重或肥胖,被認為比正常體重的人更不可能住院或死亡,不過一項新研究推翻此一「肥胖悖論」的論點。
根據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顯示,如果將其他心臟風險因素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一起納入考慮,肥胖悖論就會消失,而該悖論植基於BMI來判斷一個人是否體重過重。

什麼是肥胖悖論?

肥胖悖論與先前違反直覺的發現有關,這些發現表明,儘管超重或肥胖的人們患心臟病的風險更大,但若是患上心臟病,BMI較高者卻比正常體重的人死亡可能性更小。
肥胖悖論的存在有各種解釋,包括一旦某人出現心臟問題,一些額外的脂肪可以某種方式防止進一步的健康問題和死亡,特別是那些患上嚴重慢性疾病的人,其體重往往會下降。然而該項研究證實,肥胖並不能為心臟衰竭患者提供任何保護。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近8400名患有心臟衰竭且其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 EF)降低的患者數據,並收集其BMI數值、血壓、體型測量、血液檢查結果、病史和治療等資料。(註:當EF低於正常數值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跡象)
該研究人員發現,藉由把腰圍(m)÷身高(m)得到的腰圍身高比(Waist-Height Ratio),更準確地反映了身體脂肪過多帶來的真正心臟健康風險,也就是越多的體脂與越高的死亡或心臟衰竭住院的風險有關。
該研究主要作者之一、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心臟病學教授John McMurray表示,研究結果表明,當使用更好的方法來測量體脂時,消除了「肥胖生存悖論」。因為BMI不考慮脂肪在體內的位置或其相對於肌肉的數量或骨骼的重量,這可能因性別、年齡和種族而異。另外,心臟衰竭容易出現體液滯留的症狀也會增加體重。
換言之,體脂與心臟衰竭患者之間的真正關係,其實是肥胖與更糟糕的結果有關而非更好,包括高住院率和更差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如何正確評估肥胖風險?

為什麼腰圍身高比比BMI精準?McMurray指出,這可能是因為腰圍身高比更好地反映了肝臟等關鍵器官及其周圍的腹部脂肪。
McMurray表示,脂肪細胞不是惰性的,反而是代謝活躍,並且分泌許多有害的物質,包括發炎的介質。除了影響肝功能等重要器官功能外,脂肪細胞分泌的介質還可能損害血管,增加血壓,引起胰島素阻抗並導致2型糖尿病。
心臟病專家Stephan von Haehling和Ryosuke Sato在該研究附帶的社論中指出,BMI並未考量身體脂肪、肌肉和骨骼的組成,也沒有考量脂肪的分布。例如BMI相同的美國職業摔跤手(肌肉更多)和日本相撲選手(脂肪更多),假設兩者都有相似的心臟病風險似乎不可行。
von Haehling和Sato表示,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提出的腰圍身高比指南是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有力預測指標,比BMI更準確地估計腹部肥胖,而且適用所有種族和性別差異。該指南草案將健康的方法總結為:「將腰圍保持在身高的一半以下」。
McMurray表示,有越來越多心臟衰竭患者可能有肥胖問題,需要及早為這些患者進行治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