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04-29 08:35

電腦壓力症候群 讓人抓狂

本帖最後由 013 於 10-04-29 09:21 編輯
2010-04-29 工商時報 【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一項由美國一個通訊業智庫所做的研究發現,電腦當機、開機時間過長以及為了應付技術支援而懊惱,致使數位時代民眾遭受電腦壓力症候群(CSS)之苦。
這份名為「對抗電腦壓力症候群」的研究報告寫道,當今依賴數位科技的消費者越來越受不了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技術性小毛病和問題,也越來越感苦惱,民眾痛苦的來源是,令人心生挫折且複雜的電腦和相關裝置、技術故障、電腦病毒感染等等。
此一研究報告係出自「行銷長協會」的「顧客經驗委員會」之手,這項研究以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北美所做一份民調為基礎,旨在深入了解要如何讓顧客在高度競爭的通訊部門保持愉快心情,受訪民眾逾千人。
研究發現,實際上,大多數電腦使用者為一些長久持續存在的問題所擾,結果產生不必要的苦惱和焦慮,依賴數位科技者越來越無法忍受電腦所造成的相關壓力,也備感挫折,而且顯然期待看到更好的因應與減輕壓力之道。
根據民調,94%受訪民眾表示日常生活依賴電腦,其中近三分之二在過去1年間遭遇必須聯絡技術支援或經歷到電腦壓力症候群的處境。
研究報告指出,電腦使用者面臨一直存在的技術焦慮,也面對安裝新的電腦產品、使軟體更新不落後、改用新的應用程式和作業系統以及對付惡意程式、網路威脅、個人資料遭竊及其他等種種挑戰。
根據民調,40%電腦使用者在過去1年間遭遇到系統故障,其中逾半必須尋求外援以解決技術問題。
研究報告引述自創「電腦壓力症候群」一詞的美國醫生費恩古德之言指出,由於電腦對我們太過重要,因此成為兩面刃,當電腦運作正常時,它們是很棒的東西,但當電腦出問題時,我們立即恐慌起來,這就是所謂的電腦壓力症候群。
顧客經驗委員會的發言人米勒女士表示,這項研究凸顯降低現代裝置如何降低使用人焦慮與苦惱程度的重要性。米勒指出,委員會認為現在是科技公司真的開始留意消費者壓力所在的時候,以便創造出更優的消費者經驗。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