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毛頭 發達公司總裁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0-04-26 21:22
如何正確的量血壓
台灣地區四十歲以上人口,每5人約有一人罹患高血壓,更可怕的是其中80%沒有任何症狀……因此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根據調查顯示,台灣地區四十歲以上人口,每百人就約有二十人罹患高血壓,而與高血壓有直接及密切關係的疾病,如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於民國八十三年分占十大死因排名之第二位、第四位及第九位。然加強高血壓的預防、篩檢治療與控制,可有效地減低此三種疾病之發生率。』
【節錄自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衛生署編「高血壓防治手冊」─前衛生署署長張博雅序】
為了正確的測定,請注意如下幾點:
◆當起床後(但需要小便後)馬上測定時,能夠得到最穩定的測定結果
◆當起床後以外測定時間:需要保持10-15分鐘的安靜,以輕鬆的姿勢進行。
5-6次深呼吸,使心情舒暢後開始測定。
◆當反覆測定時:把胳膊提到頭頂,並把手指伸開和握緊,消除淤血後測定。
◆沒有噪音的安靜的地方。
◆在收聽電視、收音機時,有時,不能正確的測定。
◆室內溫度最好是在20左右。
◆當坐著使用具備一定高度的硬椅子。使用沙發等低的椅子時,腹部受壓迫,不能得到正確的測定值。
請把繞在胳膊或手腕上的袖套或腕套,套在與心臟同一高度。
因此,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和環境下測量,對了解自己的平常血壓來講是很重要的。
血壓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只是在想到時測量,不能掌握自己的平常血壓。需要每
天、在相同的時間,在相同的環境下測定。這是檢查血壓的基本。
為了正確地測量血壓,需要確認身體的狀態、環境、正確的姿勢、袖套的套法。
測得的血壓,要記在「記錄表」這時,要填寫當天的狀態(測定時間、健康狀態、
服用的藥物、體溫等)。
這樣填寫成的記錄表,就會成為您的寶貴醫療訊息。與經常就診的醫生商量時,一定會
有幫助的。
如果有擔心的問題時,把每天測量並記錄的血壓值,讓醫生看一看,希望早一些商量。
如何正確量血壓
高血壓又被稱為『沉默的健康殺手』是成人常見的疾病之一,並與腦血管及心血管疾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高血壓是能夠預防及控制的慢性疾病,但一般人沒有養成平日測量血壓、記錄血壓變化的習慣,忽略生活習慣或環境中可能致病的危險因子,致使許多人罹病卻不自知。
有不少人十分關心自己的血壓是否正常,是不是患有高血壓?在介紹高血壓的定義之前,先瞭解一下什麼是血壓 ?
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值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或等於90mmHg。
如何量血壓?
⊙量血壓時儘量選擇安靜舒適的場所。
⊙量前,受檢者要放鬆精神,排空膀胱,最好休息20~30分鐘。
⊙量血壓前半小時內勿吃東西、運動、行走或聊天,不飲酒、咖啡、可樂和濃茶,並停止吸煙。
⊙測量時,受檢者可採取坐式或臥式,兩腳平放,其肘部及前臂舒適地放在與心臟平行的位置上。
⊙血壓計氣囊應縛在上臂中1/3,不可過鬆或過緊,聽診器則放在肘動脈處。充氣速度宜慢,水銀柱高度在聽診聲音消失後再升高20mmHg即可;放氣速度以每一心跳下降2mmHg為宜,當放氣後出現第一音時為收縮壓,繼續放氣至聲音消失時為舒張壓。
量血壓注意事項
⊙傳統水銀式血壓計會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平均每半年應校正歸零一次。
⊙目前市售血壓計多以電子式為主,其測量結果通常比傳統水銀式血壓計稍高。而電子式血壓計又分為手腕式與手臂式二種,雖然手腕式使用起來較方便,但通常離心臟愈遠,測量結果差異愈大;建議購買時可於現場測試,若手臂式、手腕式測出的結果差異不大,兩者皆可使用;若差異較大時,還是選擇手臂式較佳。
⊙因為血液流向的關係,通常左手與右手所量出的血壓會有些差異;通常左手的血壓值會略高於右手,但差異在10~20mmHg都屬正常,不過,記錄時應以高的測量數據為準。若兩手相差超過40~50mmHg,可能是血管出現阻塞問題,最好請教醫師查明原因。
⊙最好在自己家中心情放鬆的情況下測量血壓,因有些人在醫療院所量血壓時,會因面對身穿白衣的醫護人員造成心情緊張,從而使血壓升高,醫學稱「白衣高血壓症」,在家中測量血壓能克服此一情況發生。
⊙測量血壓不宜只算一次,應在一天之中多量幾次血壓,並且加以紀錄,以便瞭解自己血壓在一天之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