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子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4-16 06:20

外資連14買 中概股最風光

67109
外資連14買 中概股最風光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白又仁/台北報導】 2010.04.16 02:46 am
兩岸股市同瘋中國內需受惠股,兩岸消費股、通路股昨(15)日連袂走強。投信業者指出,今年以來,台股及陸股指數仍呈下跌,第二季可望出現落後補漲的行情。
據統計,今年台股加權指數下跌0.2%,上海綜合指數下跌3.42%,指數表現較其他亞股差,但受惠中國龐大消費力的食品、通路、零售消費、體育用品等類股表現強勁。中國昨宣布第一季GDP數據後,台灣的部分個股,如潤泰新、遠百、豐泰、聯強、大聯大拉出漲停板。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由於人民所得提高、購買力增加,中國零售消費成長趨勢將持續,相關的零售、百貨、通路等類股,投資潛力被看好。近期不少大陸的零售消費類股的股價頻創新高,如匹克體育、李寧、雨潤食品等,去年漲幅相對大的零售百貨如金鷹商貿等,股價也仍在高檔。
美股漲升推動外資連續14日買超台股1,108億元,大盤再創1月21日以來新高,法人表示,外資波段累積買超逾千億後台股漲多跌少,半導體、被動原件及PC相關的上中下游產業,將是電子股焦點。
Cmoney統計,外資連續14個交易日買超台股1,108億元,其中買超台積電24.7萬張最多,買超前十名中的日月光及華航漲幅超過一成最亮眼。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志仁表示,台股市場主流聚焦中概族群,主因有三:一是上海世博會將於5月1日展開,中國相關的通路、百貨、零售等題材熱度高,也帶動台灣與中國的相關族群股價。
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加上中國工資調漲,可支配所得增加,帶動消費持續增長。他說,第一季中國零售消費成長17.9%,第一季GDP也達11.9%,表現都優於預期;三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有機會在上半年完成簽署,非電子族群表現仍相當強勢。
蔡志仁分析,中概指標股創新高後,將拉大整個中概族群的比價空間,部分評價仍相對便宜,且獲利表現不錯的公司,有機會跟進上漲,使得整個族群的氣勢更為強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