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3-01-11 22:41

醫師建議:50歲以上定期糞便篩檢 揪出大腸癌

記者邱瑞杰 2023-01-11 02:00

醫師賴寯志說,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癒率非常高。(記者邱瑞杰/攝影)
巴西球王比利晚年被檢查出罹患大腸癌,日前病逝。醫師指出,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若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癒率非常高;若發現大便有血等異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台灣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賴寯志說,早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的症狀讓人有跡可循,大部分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的腺瘤或瘜肉後續發生癌化造成,若能在瘜肉階段就發現並切除的話,可以大大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剛滿80歲的張姓老翁,先前到衛福部基隆醫院癌症篩檢櫃台安排例行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癌篩人員轉介他到大腸直腸外科賴寯志門診評估後,進一步以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處有約2公分的病灶,取樣切片檢查證實為惡性腫瘤。

賴寯志表示,張姓老翁生活習慣好,每天排便正常,沒有過重大手術,家族也沒有大腸癌相關病史,得知罹患大腸直腸癌很驚訝。老翁在和家人討論後,決定積極治療,住院進行電腦斷層檢查及心肺功能檢查,沒有癌症遠端轉移或是淋巴轉移的影像證據。

張姓老翁接受大腸直腸癌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很快就能進食,一周後出院。賴寯志病理檢查,發現老翁是第一期的大腸直腸癌,早期癌症平均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後續不必接受化學治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賴寯志認為,飲食西化、大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應重視大腸癌篩檢,尤其50歲以上民眾;大腸癌病人有年輕化趨勢,50歲以下青壯年,家族若有大腸癌病史也不能輕忽。

賴寯志表示,民眾若發現大便中有血、有黏液、變細小,或者排便習慣改變,例如一下腹瀉、一下便祕,突然經常性腹瀉或便祕,體重減輕或貧血等異狀,甚至觸摸到腫塊,應盡速找專科醫師檢查。平時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吃煙燻或燒烤類食物,維持每日運動及兩年一篩檢的習慣,即可有效預防大腸癌。

台灣基隆醫院外科主任柯芳序說,門診常見民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會要求「再檢查一次」,而不是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醫師有時會「考量」病人的心理狀態,讓他再做一次糞便採檢,但做三次糞便潛血檢查,只要有一次陽性就應該做大腸鏡檢查,其實沒有必要做第二次糞便篩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