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22-12-13 13:30

新加坡嚴管 加密幣執照通過僅1.7%

基金》
【時報-台北電】在加密幣交易商不斷出事後,政策加強監管業者成為輿論重點,而新加坡2019年起即以執照申請及核發為管理作法。及至11月24日,向新加坡金管局(MAS)提出申請的業者多達580家,官方已完成其中一半以上的審查,實際通過只有十家公司被允許提供數位支付商(DPT)服務,包括星展集團子公司、英商Revolut等,換算申請業者和最後取牌者,通過率僅1.7%,連幣安、火幣等大陸加密幣商都被排除在執照核可之外。 新加坡金管局有意藉由接受加密貨幣、數位資產,作為擁抱金融新創的證明,在亞太市場中最先擴大支付服務法規(PS法案),把數位資產和加密貨幣納入管理,自2019年根據該法針對七項相關金融服務:賬戶核發、國內匯款、跨境匯款、商家收購服務、電子貨幣發行、貨幣兌換和數位支付執照(DPT)服務,制定模組化的許可架構,其中有3個不同的許可證類別,一邊確立數位相關支付的監管,以及不同層次的消費者保障。 PS法2020年1月生效以來,MAS收到580多個支付服務許可證申請案件,其中87個申請獲得批准,11個被拒絕,147家申請公司主動撤回申請,179家公司雖然被豁免許可,仍在等待監管審查。此外,MAS頒發231份貨幣兌換、13家標準支付機構和175份主要支付機構許可證,但真可以提供DPT服務的執照只有十家公司。 業者觀察,MAS不斷隨著加密幣市場的變化,調整對這十家握有執照的DPT服務商提出新規範,像現在已不准業者向一般公眾推銷加密交易,連不打算在新加坡市場開展業務的本土或海外業者,都需獲得新加坡官方許可。 業者指出,相關規定對於近期宣布邀請國際加密交易商加入香港市場的香港金管局,一旦借鏡同步採行,對於台灣相關業者跨向星、港市場,將面臨極高的進入門檻。(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碧芬/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